规则是对权利义务分配(分担/分享)比例的约定。而且往往是在双方无法通过沟通达成合意的情况下采用的终极方案。它主要是避免双方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利益争夺,核心是降低争议解决的成本。规则,是利益分配争议的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唯一方案。
在一个家庭共同生活,如果生活成员很爱讲道理,准确的说总是以道理来论对错,以对错来要求行为。那么迟早会爆发剧烈冲突,越到后期冲突越高频。为什么呢?这就是规则意识过于强烈之后,带来的思想僵化和规则僵化。
比如,家庭财政大权由谁来管?这是一个典型的财产支配权分配问题(还不是财产权归属问题)。现实中,各种分配比例都存在。如果是由一方把持家庭财政,往往存在3种情况:①双方实力差距大,强势一方要求统管财政,另一方不敢言。②有一方对管理家庭财产无感,主动弃权甚至不闻不问,权利自然流向另一方。③一方有强烈的把控家庭财政的欲望,另一方为照顾其感受主动让渡自己的财产支配权。
作为一个外人,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的家庭财产支配权是按“0:10”进行分配的表象,而没有探究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原因:也许家里有一个强势而霸道的爱人,或者有一个自信而善于妥协的配偶,或者有一个对钱不太感冒的家属。如果没类似背景,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支配权比例,使之与现实情况相适应,很多人这么干照样过得很舒坦很幸福。
最怕的就是非得讲道理,论规则。把支配权分配比例跟大不大气、男不男人、爱不爱我、信不信任、有没有本事挂钩在一起,并把这个观念当成真理,耗尽一切力量来捍卫。这倒也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能主张100%掌控家庭财产支配权。可以主张,可以争取,但是要回归到底层逻辑:就是我内心希望享有这个权利。不给自己戴高帽,“我都是为这个家着想”;不给对方扣帽子,“不这么干就是不信任我不把我当一家人”。讲道理,扣帽子,为什么很容易拎不清呢。因为一开始谈的明明是具体的权利义务分配问题,说着说着,就很容易上升到对动机、道德、人品的质疑与攻击。换句话说,同样的理由,反过来由对方来说,也是成立的。
“我就坚持想要这个权利,你给不给吧。如果不给,那我就找别人去”。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承认内心的需求,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心力,一点都不丢人。假如具备这一明确认知,起码有2点好处:①明确这是自己的个人需求,并以此设立前置条件和要求,持续寻找和筛选。②当对方不符合自己要求时,会选择不交易或不交往,但是不会贬低对方更不会让自己陷入怨恨的泥潭。
我个人始终认为:任何一种规则(分配比例)都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以及符不符合当事人心理需求。当事人想要的规则,往往是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如果能意识到预期规则只是自己个人的心理需求,那就会承认并正视其它规则的存在。通过协商、说服、交易等积极方式达成合意。如果认定预期规则就是真理,那就只会去寻找更多理由更多案例论证正确性和合理性。站在道德和认知的制高点对对方观点进行否定和攻击,对对方人品进行贬低和憎恨,以此证明这个规则是永恒正确的,适用于任何一种情况。别说什么赢了道理输了幸福。现实结果更残酷:谁也说服不了谁,关系还破裂,并且都认为对方是傻逼。o(︶︿︶)o 唉,悲剧。
回顾:上一篇《闲言碎语论“规则”⑦:从规则角度解读婚姻法》
预告:下一篇《闲言碎语论“规则”⑨:规则神圣化,将让一切失去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