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住小伙伴家蹭吃蹭喝等饭局的时候刷完了这部前两年很火的剧。
大方向上,这是一部关于新时代女性觉醒的剧。
讲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纽约中上阶级犹太家庭的一个女儿米琪,在丈夫出轨后觉醒了,开始积极追求自己的热爱与理想——成为一个单口喜剧演员。在追求理想的途中,与自我、底层出身的“经纪人”,前夫,父母,朋友,路人以及后来的男朋友之间产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
1 背景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二战结束后,由于大量男子从战场归来,美国政府和舆论号召妇女将工作还给男人,回归家庭,做一个快乐的“郊区家庭主妇”,传统价值观下家庭主妇仍然是当时最体面的角色。但是二战也改变了传统妇女观对妇女就业的束缚,女性的就业意识提高,妇女在战争中的就业经历,也使她们有了自我意识,渐渐开始为自己发声。
2 丈夫出轨
女主天生丽质,为了保持完美身材,十年如一日的测量三围,坚持锻炼。在丈夫面前永远保持着精致美丽的外表,每天丈夫睡着后再偷偷起床去卸妆,第二天丈夫睡醒前再偷偷画好妆假睡着等丈夫叫醒。把家庭打理得仅仅有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和孩子,并全力支持丈夫的业余爱好。
这么完美的妻子,丈夫却出轨了?出轨对象还是一个连铅笔刀都用不好的蠢女人?
英雄情结在完美妻子身上得不到满足,需要靠外界释放一下被需要感?
3 觉醒之路
挣钱养活自己
被丈夫抛弃后米琪意识到自己必须养活自己,于是去找工作,但是大学一毕业她就嫁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大学期间学的俄罗斯文学专业对找工作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可是她善于化妆呀,对化妆品很了解,于是成为了一名“柜姐”。
不甘于承认女性的刻板印象
在那个时代想要成为一名女性单口喜剧演员,她必须在充满男权和偏见的舞台上艰辛地寻找出路。
她惊讶于脱口秀女明星苏菲列侬在舞台上与真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同时也质疑苏菲列侬认为女性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包装自己、迎合大众的观点。
于是在舞台上大声调侃并抗议(说心里话,她在舞台上的许多笑点我都没Get到):
“为什么女人要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为什么女人要假装成根本不是自己的样子?为什么女人不傻,却要装傻?为什么女人不弱,却要扮无助?为什么我们女人什么都没错,却要装做我们错了?为什么我们明明饿疯了,却要装做一点都不饿?”
思想独立
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女性都难以彻底从男性身上解放出来。童话故事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很多影视作品中女性 “善”的力量或“坏”的力量的绽放也是在男性的压力下产生的,因为受到了男性的伤害才变得强大,释放力量。就连宫斗剧中女性的各种“明争暗斗”也都是围绕着一个皇帝的。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不管干了什么,最终都是要找到一个爱情的。
与女秘书间的新鲜感过后,乔尔也回来找过女主,但是女主拒绝了他。而当时父母以及大多数朋友也都极力希望他们能够复合。
每次观众觉得前夫已经改过了,已经做的很好了,赶紧复合吧!就是不!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高富帅医生,不仅温柔体贴、有品味,还支持她的理想与职业,就在观众觉得她要和那个高富帅医生走到一起的时候,她却又去找了前夫,没错!就是这么拧巴!
在第二季中,米琪并没有很快走上人生巅峰。她被琐碎生活包围着,被各种情绪缠绕着,兜兜转转、反反复复,活得很拧巴,近乎在原地打转,可是这样才是真实的人生啊,觉醒的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她也有过犹豫、彷徨、对爱情仍旧充满幻想的时候,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
结局她马上要出发踏上真正巡演道路的前夜,她去和前夫到了个别,她说:
我不能回到吃果冻的状态了,没有三个孩子未满30岁的我做了决定——我要一个人度过后半生。
4 觉醒的力量
女儿的觉醒带动了妈妈的觉醒,第二季米琪母亲罗斯的离家出走,让我们看到了她一直被压抑的内心世界。
她发现丈夫和女儿不再需要自己了,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了,于是决定去巴黎。
直到她离家出走几天后,家人才意识到她是真的离家出走了。当米琪找到罗斯后,她说:“我一直很想你,妈妈。”罗斯说:“我也想我自己。”
她想念曾经的自己,不受约束的自己,只有在巴黎——自己曾经读书的地方,她才能摆脱婚姻生活的束缚,找到自我,享受生活的乐趣。
虽然罗斯还是重新回归了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但是她用这次离家出走的反抗,换来了丈夫更多的理解与关爱。
接着是父亲的觉醒,他决定辞掉大学终身教授的职位,追逐自己年轻时的理想。
5 独立女性标签
当米琪遇到麻烦后她给前夫打了电话,她说:
不幸的是有时候要在男人的世界混,你就需要一个男人。
独立女性也需要借力,以前觉得凡事都靠自己特别酷,现在觉得特别傻,该借力的时候借力,该靠自己的时候靠自己才是大智。
不能说雷厉风行的职场女性就是独立女性,而温柔体贴的家庭主妇就不是独立女性了,关键在于你所过的生活是不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选择的,能独立选择生活方式,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它经营的不错,从中体验到源源不断的乐趣,这不是独立女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