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总觉得这2017年还没过完呢,2018年的浪头就把我的美好幻想冲刷的干干净净。朋友圈都被各种祝福刷屏了,微信群里也都是此起彼伏的新年快乐了。今年流行18岁的梗,不知道我有没有荣幸真的能重新回到18岁呢?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还想着怎么年轻,证明你已经老了。汗!
是的,每到岁末年初,发现自己除了光荣的老了一岁,好像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年终总结就像裹脚布,又臭又长,都是一模一样的模板化内容。新年计划满篇是我要如何如何,激情满怀畅想未来,空洞的不如一杯白开水。这样的方式还有什么意义吗?所以,除非是不得不去做,我是懒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写什么不着边际的总结和计划的。这样说,好像还带点儿时髦,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对,是佛系。不管你们怎么看,我反正是随便啦!无所谓啦!
2017倒是有点特别呢,生活已不再是一潭死水,忙里偷闲的走过了十几个国内城市,说走就走之间看美景,吃美食,交朋友,生活带了那么一点点惬意,且行且珍惜。另外,上了几次洗脑又烧脑的课,顺带认识了一群很特别的人,尽管扎心的时候比以往多,可是开心的事情也更多了,身边的同事朋友甚至说我变了个人。到底变没变我不是太在意,就是觉得心情不那么抑郁了,虽然没有改掉想得太多的毛病,却也能安心自在了,生活尽管那么丧,可我们不是一直在拼么?
看过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后,听到了围绕‘’中国式机会‘’下的六个脑洞,除了这些大环境下的思考和洞见,我更关注的还是每天的柴米油盐,是我们到底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自己的小小愿望。你可以说我跟不上时代,或者再不努力就废了之类,毕竟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然后才有余力去与时俱进。你跟一个从小缺吃少穿,长大后一直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真的有共同语言么?不是说我们不努力,不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谁不希望明天会更好?这里面除了环境和物质的差别,更有知识差别,有思维和认知的鸿沟,然而更大的差别来自资源。居住在深山老林和居住在现代化大都市,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就像有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当你还在为吃饭穿衣,为孩子的教育,为老人的赡养,为明天的工作发愁时,怎么可能会奢望住海滨别墅,坐私人飞机,和环球旅行?幸好,这种极端差异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崛起而正在改变在缩小。这才是我眼中的中国式机会。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代表什么,一群人甚至一个区域的共同发展,才更重要和有意义。
这个时代是功利的,也是浮躁的,更是焦虑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加速到来的时代,真的不能评判,对于我们到底是幸运还是无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企业,还是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在时代面前,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行业周期越来越短,产品迭代越来越快,舞台越来越大,角色越来越多。我们呢,即使你不做错什么,也可能一不小心就落后了,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你说,能不焦虑吗?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没有人能轻易逃避。也许每个人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起点不一样,所拥有的资源不一样等等,但也只是面对的压力或多或少而已。我们总要生活下去,我们也不能做缩头乌龟,想出人头地,想追寻梦想,也许,只能在夹缝中野蛮生长,从种下一粒微小的种子开始,不断浇水施肥,沐浴阳光,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虽风雨飘摇,却屹然不倒。
就像反脆弱说的,在起伏跌宕的波动中,持续受益。这至少是一种策略。
生活千变万化,每个人也千差万别。在这个浪潮裹挟的世界里,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法?或者什么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何确定我做的就是对的,从而不被淘汰出局?类似的问题很多,其实没有什么终极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升级我们的认知和思维层级,连接更多的人和更大的舞台,精进和成长。简单一点说,就是投资自己,拓展人脉,抱大腿成长。就像过去说的“傍大款”,道理是一样的,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嘛。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也是最合适最简单的方法了。
说到“傍大款”,这里要发挥下我们的想象力,所谓的“大款”,ta不一定仅指成功人士,有钱人,富二代等等,ta不仅可以是人,是业界专家,是行业大咖,是领军人物;ta还可以物化,是行业,是公司,甚至是某个领域等等。也就是说,这个“大款”,是每个人心里,最有影响力最能为你带来收益的那棵大树。
而要“傍大款”,要靠这棵大树乘凉,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没有哪个人是可以随便就能联系到,也没有哪个行业是无底线没有准入门槛的。所以,我们要修炼自己,投资自己到一定的高度,有在行业里说话的权利才可以。毕竟,最好的关系是价值对等。
至于怎么去“傍大款”,你可以分两步走战略,先提升自己再去傍;也可以齐头并进,提升和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或者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为了“傍大款,求包养”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好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才算做好自己?在这里,其实没有太适合每个人的通用方法。但是,我们可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进行简单的衡量。
第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做任何选择之前,我们都要考虑机会成本。那条放弃掉的鱼,就是你选择熊掌的代价。你要选择回校园全职读书,那么你不得不放弃的工作收入就是你的代价。你要下班后写作,那么你就不得不放弃在家陪孩子的时间。所有的选择,都有机会成本,也都有代价。提升自己,选取你认为最值得的代价去做。
无所事事的虚度光阴,就是你选择投资自己的机会成本。
第二,我做的比你好,就应该我做吗?农耕时代的典型分工是我耕田来你织布,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耕田这件事上效率更高,而你织布的效率比我高。但是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呢,大家都出外打工了,农村土地都承包给别人了。是因为你耕田的效率突然比我高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去城里打工,比在农村有更多的机会,我的机会成本比你高了。所以,尽管耕田我做的比你好,还是你来做。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比较优势。它是机会成本的儿子。在选择提升自己的时候,不一定选择最新最热门的方向,要观察你喜欢的行业里,那些高手们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相对于高手们,你肯定没有绝对优势,但你很可能有比较优势,为什么呢?很明显的,因为他们的机会成本更高。就比如苹果公司把生产交给富士康,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外包项目等等。
我们在职场上打拼,不断地投资自己,实际上是变相的增加我们的机会成本,降低我们在琐事上的比较优势,最终把价值不太高的事,交给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人,我们在某一个点上,集中爆发,成就职场核心竞争力。投资自己,就是把自己的比较优势,集中在更有价值的事上。
第三,敢于半途而废,该放弃的时候,要勇于放弃。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放假了,过节了,带家人去旅游一次放松放松,是吧?结果呢。路上堵车,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景点又人山人海,拍张照片吧,没看到风景多美,背景全是人了。你闹心吗?这时候,你是选择打道回府呢?还是选择继续游览没风景的景点?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会说,来都来了,是吧?但是要换一个场景呢?比如一场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比如一份难以下咽的饭菜?或者,当你的股票被套牢的时候,创业的窗口期已过而投资收不回的时候呢?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有时候,懂得放弃,比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下去,更难能可贵。所以,提升自己也要懂得取舍,而投资自己的成本,永远不会沉没。
对于如何投资自己,做好自己,相信每个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以上只是一些心得和想法,旨在抛砖引玉。
总而言之,未来已来,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只好傍大款,求包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