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不能过热,也不能过于高冷,当然那些社交绝缘体可以忽略这些心理建设。
保持平衡是人生各个领域的健康法则,在社交领域格外重要。本质上,人需要社交最基本的动力或者说原因是情感上的置换和获得认可,即付出和获得,一来一往之间获得满足和愉悦。除了情感需求,社交当然也是人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获得自己人脉资源的渠道,建立自己社会网存在位置的方式。两种需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生活海外十几年,我觉得大部分社交是“无害娱乐”,是你保持社会存在感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在你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日程里划定几个社交日,没有预设事情、目的,也出来与三五好友聊聊、讲讲,信息交换、情绪输出,甚至可以说练习社交技巧。有这样一种预设在心里,你的社交就是无害娱乐。
有时候,有些人,社交给他们带来了负担甚至伤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社交情感需要那一面扩大化,并且在付出情感的时候内心希冀对方回应等量情感,这就很麻烦了。尤其是中国人跟其他国家人交往时候,经常困于“礼尚往来”这个定式里,在这个思路里受到伤害。我有一个朋友曾经讲过,她上小学的儿子刚刚加入一个新学校,非常渴望交到新朋友,可是因为性格或者其他原因,过了一个学期并没有找到固定的圈子。最近偶然在课后游泳活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经常跟他说话的外国小男孩,朋友儿子非常开心,第一次聊天的时候就分享了自己的玛芬蛋糕给对方,男孩很雀跃,第二次见面又要求朋友儿子给他买零食,说自己很饿。如此一来,几乎每次游泳课,这个外国小朋友都会来聊天并且要求零食。朋友一开始非常开心看到儿子找到玩伴,俩男孩一起分享食物的样子让她很欣慰。并且预期着这位外国小朋友也许会邀请儿子去家里玩,至少会告诉他妈妈,也带食物来分享。然而并没有,这位小朋友除了寻求零食以外没有其他表示,而朋友的儿子似乎处于一种乐于被驱使的状态,有时候他,明显并不饿,但是为了给“外国友人”买零食,告诉自己妈妈自己很饿需要点心😒。朋友觉得自己孩子的善良大方被利用了,对方完全无视了自己的付出。可是,又不能拒绝儿子的要求,也不想对儿子挑明自己的感受而挫败孩子的信心,只能憋着郁闷继续提供零食。这段经历中,朋友的感受没有错,然而你也不能说外国小朋友有什么大错。我发现在外国家庭里,也许是孩子比较多,并且他们的想法里孩子和他们自己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父母无暇也不会关注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不会像中国家长那样放学以后细致询问学校发生的一切,所以那位妈妈也许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学校获得了零食,另外,实际上在国际学校里,分享食物是有点忌讳的。一些学校甚至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之间分享食物,以避免食物过敏或者因为宗教的原因引起的麻烦(比如穆斯林学生家庭要求清真食品)。朋友的孩子分享食物是自愿行为,而且并没有获得对方家长的许可,碰到善良nice的家长,也许会跟你说一句感谢,一不小心碰到刺头,没准还要埋怨你为什么给她孩子吃那么多甜品。这就好像非洲一些精英阶层的朋友说:我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给非洲提供大额贷款,明知道我们还不起,结果只能助涨贪腐,同时让我们失去在一些事情上的控制权。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很多人的反应就是“你找谁说理去?”可是人类的思考和逻辑就是这么参差。中国社交礼仪的投桃报李经常在二极管思维和自我意识极强的国际社会受挫。
在我看来(当然也是我经历过很多奇葩曲折以后得到的感受),解决这种困境的办法只有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平衡感,把有来有往的希冀信号明确传达给对方,一旦没有回应那么停止输出。和新朋友分享零食,当然是想交到这个朋友,那么主动问“我能到你家玩吗?”如果朋友来自己家里玩,那么可以没有负担地问“下次我能去你家吗?”如果对方没有回应,立刻礼貌委婉停止输出。以朋友为例,我如果是她,我会告诉儿子小朋友吃零食需要妈妈的许可,否则不能给人家加餐的,告诉你朋友的妈妈联系我,让我来问问。
华夏文明里的善意不能被随意利用,当然最主要的,你的热情没必要过度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