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 没钱看剧 什么也不能
⒈
看时想得最多的不是原著,倒是《美国情人》。 Tracy 说起 Brooke:
堂吉诃德是什么?他是世上最后的骑士。
“她是篝火,而他们是火柴”(还是来自《美国情人》)
当桑丘唱起“我喜欢他”时,又忍不住想起 Tracy 形容 Brooke 的美:
堂吉诃德于桑丘,正是这种具有启发性的浪漫。桑丘唱起“我喜欢他”的时候的神情,我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总觉得应该是比 Tracy 看 Brooke 的样子更温暖一点的吧。
理解能力低下又悲观的人如我,对于“有一天你就会懂这部电影/书了”的说法,向来是质疑的。想万一等到命不久矣,却发现还是不懂,岂不是很惨。所以我热衷于看影评,看分析,但结果往往也是看得迷迷糊糊、似懂非懂。
今天看《我,堂吉诃德》,看啊看啊,脑子突然像被木鱼敲点了一下,似乎懂了一点点。像歪打正着被劈开的核桃一样,显露出果肉的切面来,虽然只是浅显的一瞥。这大概是在告诉我:愚钝来自于没知识,还是应该好好学习。
《美国情人》还是可以看看的,不是《美国丽人》,是《美国情人》,但《美国丽人》更好看。
⒉
读了太多书,于是脑子空了,于是疯了。
我读的书很少,但我读过的关于读书读太多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格朗泰尔。一个酒鬼,一个怀疑主义者,一个安灼拉名副其实的守护卫星。您看看他是怎样的:
您再看看堂吉诃德,他只是比常人多读了一些书,便成了自己眼中的骑士了!他要和风车战斗,他要去城堡,他要追随公主,他还想要被真正封骑!哪怕是一个哭丧着脸骑士。
堂吉诃德和格朗泰尔,读了太多书,便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格朗泰尔的理想,是关乎世界,关于法国,关乎人民。当贫穷、饥饿和黑暗生猛用力地撞过来,格朗泰尔便手足无措地扑向了酒精,和他的安灼拉。酒精是虚无主义者的梦乡,而安灼拉是这无尽黑暗中的光亮。
而堂吉诃德,他的理想,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理想——游历求索。若与生存规则杠上了,就自己画个世界,想着独享,即所谓沉迷幻想。只不过这个世界后来又多了一个桑丘,又有了阿尔东沙。
这便是浪漫主义了。
⒊
台词里有一句“有一个人死了”
下一句好像是“他是一个好人”。作为一个好人,还是不要随便发好人卡,不如这样说好了:
有一个人死了
一个人
一个浪漫主义的人
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归宿是什么?一个浪漫主义者选择去死。
寺山修司认为,除了理智思考后选择的死亡,其他的物理意义上的“自杀”和“他杀”都应该被称为他杀。(《自杀学入门》) 虽然解释起来颇有“都是社会的错”“都是宇宙的错”的甩锅意味。
按照寺山修司的看法,浪漫主义者应该属于“他杀”的范畴。那杀死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究竟是什么?
杀死浪漫主义者的正是浪漫。浪漫消耗精力,浪漫消耗热情,浪漫消耗生命。而浪漫的目的地,遥不可及。
堂吉诃德要“游历求索”,他“游历求索”的尽头又在哪里?他的尽头不是一个时间或者空间的固定点,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游历的过程是对生命的消耗,只要堂吉诃德试图一直“游历求索”,他就会因此丧命,死于浪漫。
所以堂吉诃德唱:
⒋
我真心为他着想
我们真心为他着想
这首歌真是充满了老师家长三姑六爷长者式的“为你好”气息。
按照浪漫主义者的职业规划, 堂吉诃德应该是“游历求索”不止,最后只好累死。但是,哪有这么简单嘛!城市的人口密度这么大,就算想安安静静地死也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的。更何况,堂吉诃德光活着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叨扰。这些人都是“真心为他着想”的家人、朋友。
为了堂吉诃德好,他们搞了一出戏,让堂吉诃德从幻想醒过来,让他认清现实。结果,当然,堂吉诃德,不,是阿隆索·奎哈纳,一蹶不振,病倒了。
从一个层面上讲,他们只看见了“消耗”,只看见幻想,只看见浪漫,一口一口吞噬着堂吉诃德。让他发了疯似的,危险又丢人。他们看不见堂吉诃德所见,触不到堂吉诃德所感。
另一个层面,像场刊上写的,每个人多多少少有堂吉诃德的浪漫、理想主义的一部分。你说,卡拉斯科医生、安东尼娅还有管家,难道他们就是实打实的纯粹的功利主义吗?但是有意思的是,人人都是堂吉诃德,但堂吉诃德真正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大概又要叫“疯子”了吧。
桑丘说“疯子都是上帝的宠儿”,日常中这样句子、短语更多,什么“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等。这些都是为了证明疯子全都是天才?我个人觉得倒不是。
比起“疯子”,大家对“上帝的宠儿”“天才”会更加友好,即使他们可能行为诡异,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想想如果他们是“宠儿”,是“天才”,理解理解他们好像也可以。所以我觉得,这些话大概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哎呀,我们试着和疯子友好相处吧”
到底怎么和疯子友好相处呢?具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应该和天才友好相处的方式差不多吧。
阿隆索临死前,桑丘和阿尔东沙为他又重新建构了一个世界,一个有骑士、仆人和公主,一个可以游历求索的世界。 阿隆索又成为了堂吉诃德,那个最后的骑士。
⒌
在网络资源横行、家庭影院普及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剧院看剧?话剧《桥头风景》导演说,让观众从阿姆斯特丹,从其他遥远的地方,花上数小时来到小维克剧院看剧。如此费时费力,观众对剧也就更认真、更严苛了(大概是这样一个意思)
去剧院看剧,一是舞台不像电影、电视剧,哪怕同一个剧,同一个 cast,不同的场次就会有不同。还有就是讲一个仪式感,就是哪怕你来回要堵过三四个小时,也要去看两三个小时的剧。
那为什么要看音乐剧呢?音乐剧不是歌剧,不是话剧,又区别于舞台剧。音乐剧很好懂,又很好听、很好看。
去看《我,堂吉诃德》时拉了两个从没看过音乐剧的朋友,在演出前还一直担心,万一她们觉得不好看怎么办?万一她们从此讨厌音乐剧怎么办?她们要是认为浪费票钱想揍我怎么办?大地啊!这口锅太大了!
但剧开始没多久我就明白了,您看看!这样的演员!这样的舞台!这样的一部剧!又有哪一个人会真正厌恶这样的一部剧。来剧院看真是太好了,安利了朋友来看真是太好了。
结束后大家站在冷风中,兴奋地无法言语。虽然时间很晚了,还是在 SD 排着长队等着,不只是为了合影留念,也是想趁机会向演员表达一下感谢,谢谢您们,您们多好啊!
明信片上有一句海澜之家同款 slogan “一生应该看三次的音乐剧”。我不知道到底一生看几次《我,堂吉诃德》比较合适,但是看一次嘛,又不会吃亏。
嗳!音乐剧!
我生命之光!
赞美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