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篇长达15000字的《一个普通北大人的命运与冒险》在网上流传,主人公是一个高考状元、北大毕业,留美学霸,然而却12年不回家,6年前拉黑父母,并且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控诉父母造成了自己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同情,有人觉得这种行为不耻,我不去对这种行为作出任何评判,因为我不了解他和父母之间这么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我却了解有种人生的不幸是:有家不想回。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L就是一个“有家不想回”的人,临近春节大家都在疯狂刷票,就是为了赶在除夕前到家,然而L却自告奋勇要求替同事在春节值班,问其原因,他说那个家还是不回最好,父母离婚后各自成家,父亲的小儿子只有四岁,母亲没有再生孩子然而却是两个孩子的后妈,L说他没有家,当然不想回。
另一个朋友Q,她说她不想回家是因为受不了父母的生活方式,父亲是个重度网瘾老年,母亲是个重度韩剧迷。自从退休后,父亲沉迷于游戏和股票,每天不是盯着电脑屏幕就是盯着手机,因为晚上睡觉前玩游戏太投入把自己冻感冒,紧接着继续忘乎所以的打游戏,终于因为肺炎住院,然而在住院期间因为打游戏太投入而妈妈看韩剧太入迷,导致挂水时又出了点小意外。而妈妈看韩剧夸张到厨房在一年内着火两次,因为烧上菜后就开始看韩剧所以就给忘记了及时去关火。
还有一个朋友Y,她说她不想回家的原因是没足够的钱给父亲填坑,因为她的父亲年年做生意年年赔钱,到后来竟然传销都做了好几个,前几年春节回家后就是面对各种上门讨账的人群,所以这几年就故意春节不回家。
当然,你会说我认识的这几个朋友都是例外,事实上,那些不想回家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或许这种感受是那些拥有正常幸福家庭的孩子无法理解的,就如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如何让这类不幸的事情在我们自己的家庭不再上演,如何让已经承受此种不幸的孩子走出阴霾?
1、父母要营造“抱持”性的家庭环境
这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来的概念,是指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支持。
简单来说,这样的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最初获得的一个外部容器,孩子把这个抱持性容器内化到心中后,就形成了高自我稳定性。
除此之外,如果父母还做到允许孩子的活力在这个容器内肆意流动,那么孩子的自我灵活度、自我力量和自我组织力都会得到极大滋养。
这样的抱持性环境最终实现温尼科特所形容的“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也可以实现罗杰斯所形容的“成为你自己”。
一个家庭的抱持性环境可以让小孩形成真自我,那么这个小孩在长大后就不会出现“有家不想回”的窘况。
2、心理健康的父母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心理健康就一个简单的标准:自信+热情。
当一个人的活力能够滋养自己时,就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别人时,就是热情。
科胡特认为,一个人如何感知自我和别人,有四个水准:
(1)自信和热情,也就是活力能滋养自我,也能滋养别人,或者说,善意的能量可以在自我和别人间流动——这一类的父母会让孩子也成为自信和热情的人。
(2)夸大性自我和理想化别人,也就是把自我和别人的好都夸大了——在这个水准的父母,很容易出现操控孩子的现象,并且容易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炫耀性产品,造成孩子的压抑。
(3)疑病症和可怕的神,觉得自我虚弱,认为别人是敌意为主——这类父母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总怀疑自己身体有病,需要别人的照顾和理解,其实是因为这类父母没有真正形成心理意义上的自我,因此,一个没有自我的父母当然无法让孩子形成真正的自我。
(4)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认为自我到了神的级别,认为别人是坏的,并且无所不能。——这种类型基本属于精神疾病啦。
3、呈现正确的攻击性
在温尼科特看来,攻击性等同于活力或动力。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一个能量球,能量球伸展自己时,自然就会有攻击性产生。
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人,则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那么他的攻击性就会受到抑制,或者说他表达出了攻击性,然而父母却无法承接住攻击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
在正常关系中,接纳攻击性,转化破坏性,是非常值得的。你会看到能做到这些时,我和你,以及关系都会变得更有生命力。并且,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才会发生。
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会表达正确的攻击性,并且能够彼此承接住。
但愿“有家不想回”这样的不幸不会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也祝愿遭遇过这种不幸经历的人们能够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