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网师电影院讨论《摔跤吧,爸爸》中,我脑中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女儿摔倒了父亲,却无法成为世界冠军,后来与父亲和解之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为了世界冠军?”,以下是我的一些随想。
1
大女儿摔倒父亲象征着对自己过去所学摔跤方法的背叛,潜在的心理问题是进入国家队便小瞧了父亲(这个问题从进入国家队后就存在了,摔倒父亲只是问题的集中爆发),这时的大女儿看似强大,实则已经失去了自我,因为父亲早已在她不觉察的某一刻已经内化成她性格的一部分,对父亲的不接受之所以使她痛苦,外在的原因是她忤逆了父亲,内在的原因是她忤逆了她自己。
与父亲和解象征着对父亲所教摔跤方法的认可,更是接受和认可了自己的过去,由于能正确对待父亲,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去,所以发展出对待国家队教练(外在的其他人)合适的态度:服从科学的锻炼方法,不服从国家队教练自以为是的指导。事情的关键是她相信父亲,进而相信自己,从而在父亲的帮助(因材施教)下激发了自己的潜能,所以,是源于内在的自信使大女儿成为了世界冠军,是强大的父亲激发了大女儿的内在潜能使她成为了世界冠军,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当她成为世界冠军后,对待父亲的态度呢?是服从,还是不服从?抑或是尊重?
2
想到另一个故事,有一位单身母亲靠捡破烂抚养出一位大学生。
有一天,这位大学生和同学散步,偶遇母亲,他装作不认识妈妈,从妈妈身边一晃而过……这位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认自己的妈妈?
这位大学生装作不认识妈妈是觉得妈妈的工作不体面,怕同学笑话自己的出身。这位大学生看似体面,却不知正是妈妈“不体面的工作”(伟大的母爱,光荣的劳动)才造就了儿子今天的体面。如果不认可自己母亲的工作,便是忘了自己的根本,那样会迷失自我,会受到诅咒,是的,是诅咒!因为在以往漫长的岁月里,母亲早已内化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对母亲的不接受会让他的心灵不得安宁,外在的原因是他背叛了母亲,内在的原因是他背叛了自己。
3
想到前天看了一部美国电影《早熟》,男孩做了春梦,早上醒来裤头和床上流的都是,一天就这样从春梦乍醒开始了,这一天很重要,男孩要见乔治顿大学的主考官,因为孩子的父亲想让男孩上这所大学……当男孩在一天之中的某个时刻再一次做起白日春梦时,时光瞬间跳到春梦醒来,并且这一天所有的事情重新来过。
春梦美好,一方面是男孩身体发育的正常需要,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认为是男孩借春梦来逃避现实,父亲的期望,并不是男孩真正想要的,男孩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一直在压抑着,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很普遍)。压抑的有性的欲求,然而,不仅仅如此。所以在电影虚幻的、怪诞的诅咒中,男孩开始释放自己的压抑……在一次次的释放压抑和探索真正自我的追问中,男孩一方面对被压抑的自我有了一些的认识,另一方面发现生活中如果仅仅有春梦是一场灾难。于是,男孩开始试图打破诅咒。
男孩勇敢的向父亲和主考官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加布丽尔就是我的乔治顿”,而父亲在主考官朋友的劝说下开始理解儿子,并鼓励儿子追求自己的真爱;最后在父亲和主考官朋友的帮助下,男孩爬进了女孩加布丽尔的窗户,向加布丽尔坦露了心扉,一番曲折之后,两人终于相拥在一起,哈哈,这次不是白日春梦,男孩找回了自己,并成为自己,所以,诅咒被打破了。
4
当我讲述上面三个故事时,我集中于思维的内容,现在让我省察一下我的思维是怎样思维的,也就是说这样三个事情如何被连接在一起的?
第一个事中的“不认可父亲的摔跤方法”连接到第二个事中“不认可母亲捡破烂的工作”,前两个事中,两个孩子的都迷失自我,并且承受他(她)自己对自己的背叛,心灵不会安生,这就像一个诅咒,一个自己为自己下的诅咒!在第三个事中,已经迷失的男孩陷入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白日春梦诅咒中,男孩在一次次释放压抑和探索自我的追寻中,在那么一个瞬间,发现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加布丽尔就是我的乔治顿!男孩勇敢地向父亲和主考官朋友说出来,并努力去争取;于是,曾经的白日春梦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真爱,男孩的白日春梦因为获得了现实意义而被打破,旧结构自然瓦解,诅咒自然消失。
如果这三件事非要找一条线来链接,那么就是“背叛自己,寻找自己,接受自己,成为自己”。
5(此段可不看)
我省察我的思维是怎样思维的结果是:我的思维应该是复合思维。
“在知觉中,在思维中,以及在行动中,儿童倾向于把最为变化多端的要素凭借某种偶然的印象结合进一种无连接的意象中去,克拉帕雷德把这种明显的儿童思维特征称作‘概念混合’。布隆斯基称之为儿童思维的‘不相干的相干’。我们把这种现象描绘成不能充分领会客观关系的情况予以补偿倾向的结果,这种补偿是通过过度的主观联结,并将这些主观联结误认为是事物之间真正的联系而实现的。”【见《思维与语言》第73页】
“复合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联系和关系。复合思维通过把经验的互不关联的各个要素组织成一个类别,从而开始将分类的印象统合起来,并为后来的概括创造基础。”【见《思维与语言》第93页】
“语言历史清楚地表明,复合思维及其一切特征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见《思维与语言》第89页】
前三个故事确实是我听完讨论后想到的,忠实记录而已。第4部分我试图思维自己是如何思维的,这是从一个层面自圆我说,所以不一定正确。
第4部分也许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解说,如服从,不服从,不再展开啰嗦了。
6
对于昨晚在网师电影院的讨论,我是很佩服主持人吴老师和“淡墨”老师的,我获益良多。
至于我写这些东西不过是自己抓住一个问题的一点随想而已,感谢昨晚各位童鞋们的讨论。
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