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啃读的书籍是《教育的目的》,作者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创始人,他创立了20世纪最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怀特海与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巨大进步,被称为永久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
当读了一些书后,逢真知灼见之时,总有一丝“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发现在时间的长河中,无论学者、哲人生活在哪个时代,英雄所见会有略同的时候,书成为了连结他们的纽带,也让我(一名普通的读者)能够跨越时空,见证着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思想熠熠之光震射着我的心灵,在潜移默化间构建着我的知识结构。
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本书中,一言以蔽之,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怀特海,1929年1月,美国哈佛),70年后,在威斯康星州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在他的书《教育勇气》中这样与怀特海先生遥相呼应,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认同和自身发展。是啊,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就是完整自己的过程;欲激发与引导学生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为师者应该有活跃的思想。
读完第一章,我在思考,作为教育者,作为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以此为生的专业者,有什么体会呢?
1、修炼明净之心。与老师们聊天,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辛辛苦苦备课,学生看起来认认真真听课,不知道怎么搞的,单词、句型就是记不住,稍微换个地方就不会用了!一百年前,怀特海似乎就窥见了教育的弊端,他说,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是让它生动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反复咀嚼这句话,什么是“知识僵化”?填鸭式的教学,课堂安安静静,唯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孩子们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是僵化的;孩子们脑中记下了一大堆的知识、概念,却鲜少运用,也是僵化的;如今是信息泛滥的时代 ,碎片化信息垂手可得,学生不知整合利用,也是僵化的。如何让它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思考,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活起来!我想起了儿子小学的科学课,每到期末,厚厚的一大堆复习资料,儿子一看就头疼,从小对科学课没什么好印象。一个月前,问一个朋友的孩子,你喜欢科学课吗?他扑闪着大眼睛,使劲儿点头。原来自打儿子毕业,省里下了新文件,科学实验成了科学课重点考察项目。一时间,科学课“实验”成了主题词,如此一来,乐了学生,上课做完了实验,回家缠着妈妈在网上把实验用品再买了一遍,乐此不疲!玩着玩着,知识就活起来了!
又想起了最近的直播课因为疫情,直播课好好火了一把!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准备网课,效果呢?不得而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满足个性化、资源丰富的特点?老师们可否以教研组的形式在网上寻找质量高的微课,变成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直播课变成提问讨论的交流台,让同学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老师适当点拨。如此以来,教学就不是“大锅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状态活起来,还怕知识僵化吗?
2、保持开放之心。怀特海先生说,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深以为然。然而中国当下的教育状态就有些类似于工业时代,一个模子培养人,一把尺子衡量人。一方面大幅度地提高了整体公民的素质,另一方面却抑制了人个性的发展。如果允许差异化,如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信息的泛在化、丰富化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于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课堂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互动,产生1+1>2的效果,从而资源共享,共赢发展将会是未来时代对于教师的新挑战?
3、常怀宁静之心。作为家长,每每看到孩子不如意的成绩,不免浮躁,担心他的将来;作为老师,看到自己倾尽心血却仍不如意的学生,往往恨铁不成钢。怀特海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岁和30岁之间发生。他还举出了一个例子,一个年少时在拉格比工学表现平平的男孩子,在其长大成人后却非常成功,人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他解释人们的困惑时说,问题不在于他们18岁时怎么样,重要的是他们之后将成为怎样的人。我想起了最近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的喜讯,他的孩子在全世界排名前50、13位诺贝尔奖的 大学研究生毕业,国家工费读博。回想孩子小时候,属于认真努力但资质平平的学生,难以料想10年以后,她成了班中的佼佼者!由此可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静待花开确实是一种智慧啊!
教书匠,颇有些靠经验吃饭的嫌疑,明净的师者,需要在繁杂的教学事务中超脱出来,读读经典,常思教育的目的,方可宁静而致远啊!
教育的节奏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所谓教育的节奏,文中指的是一个为每一个有教育经验的人所熟悉、并在实际中要用的原则。
怀特海认为智力发展有三阶段:“开始领悟”,“知识不受系统程序支配”的浪漫阶段;“揭示和分析”事实,“系统阐述”知识的精确阶段;“补充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后重又回归浪漫”的综合运用阶段。浪漫阶段主要属于儿童时期,精确阶段主要属于青少年时期,综合运用阶段主要属于成年时期,三个阶段正体现了“教育的节奏”,这是长时期的教育节奏。
仔细咀嚼“教育的节奏”,发现他存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存在于学科中,小学阶段英语的学习基本上属于浪漫阶段,大量接触各类语言材料进行初步的感知与领悟;接下来到了给孩子讲授各类语法知识、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知识的讲授属于精确阶段;而后学生能自如地运用各类语法知识、理清了各类语言现象自如地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运用语言交流、获取各类信息 这就是综合运用阶段。
学科教学如此,细看到40分钟的课堂,也能品味到这种教育的节奏。作为英语老师,仍然拿英语学科来举例。回顾我们的课堂,学习是否要进行一个复习导入、学习新知的浪漫阶段,渐入佳境后进入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精确阶段,最好再到知识、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综合运用阶段呢?
其实,教师的专业成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初入职场,凭着满腔的热忱与信心与学生、与学科发生关联,这好比浪漫的“初恋”;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有着专业精神、热爱教育的老师会继续学习,开始对于教育的某个领域进行深入钻研,譬如英语的听说教学,语文的主题阅读等,对于某个领域通过文本的阅读、听讲座、进修的方式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建构,这就是精准阶段。高级阶段的老师能够自如地运用教育原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这就是综合运用阶段。回顾我们的职业发展,有的老师一辈子就在浪漫阶段徘徊,凭经验吃饭;有的老师在教育道路上“学,然后知不足”,在这条道路上执著求索,也许终究会有一天,“蓦然回首,此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了!灯火阑珊,庖丁解牛,运用自如!
是的,当我们缓下步子,品位教育,会发现他如呼吸般,弥漫在生活的空间里。然而,又有多少教师正视教育的节奏,又有多少教师在孩子的教育发展中信马由缰呢?
自由与训练
理想的逐渐消失悲哀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现代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标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堕落为现代获取各个学科的教材知识,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为何会失败?忽略教育的节奏是其一,没有把握住教育的节奏是其二。怀特海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自由与训练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在不同的阶段平衡好自由与训练的关系这就是把握住了节奏。
如何把握教育的节奏?第一,一者为重,均衡发展。节奏的把握,令我想起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礼之用,和为贵。譬如,在浪漫阶段,自由应该是基调。孩子初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宽松环境的营造是自由萌生最好的土壤,在自由的氛围中,好奇心方可播种,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才能生长。然而,在小学的英语课堂,一味的自由可以吗?恐怕教室就会乱成一锅粥,培养学生的专注习惯自然也不能忽视(精确阶段的实质要求)。在小学阶段,强调语言的大量、初步的感知,精确的知识建构训练是不是绝对地屏蔽呢?非要。小学阶段,书写习惯、拼读能力这些与精确的知识建构相关的练习确也是应该关注的。那么,到了初中阶段,扎在题海中进行语法知识的训练自然不可少,可是若是没有兴趣的助燃,孩子恐怕也要罢学了吧!因此,节奏之美在于和谐,在于增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的适度。
第二,无论何者为重,都不可过度。在我们的校园中,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训练”过度的情况一直在悲哀地存在着。不少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进行着奥数的训练,知识的超前学习,精确阶段被畸形拉长的结果是,孩子学习兴趣荡然无存,脑子里记住了一大堆百度一查便知晓的信息,脑子僵化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丨
两句话很喜欢,第一句: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第二句,在生活中每一个哪怕是业余的爱好中,你可以学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细节;养成习惯去积极地利用已经透彻理解的原理,才是真正地拥有智慧!终身学习,做一个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