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张爱玲
出生在那个年代,张爱玲是可悲的,却也是幸运的。也许正是因为那样的坎坷才能铸造出那么多文字和经历,走过那么多路和遇见那些人。出生名门望族,家世显赫,清代李鸿章先生是其曾祖父。6岁读书,8岁学习绘画、钢琴、英语,聪颖过人。从小开始写小说,接受当时最好的教育最先进的思想,这些对她后来的写作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幼时大概是他一生最怀念的时光,在他的文章里经常提起父亲带自己去蛋糕店,“叫我自己挑拣,他总给自己买香肠卷。”之后也经常提起那段岁月,可能留下的只有一些不太真切的回忆。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舟,晴天便各自散了。” 父母离婚后,张爱玲随父亲生活。童年的美好暂且告别,而她的一生也就此改变,父亲再婚后,继母对他并不好,父亲也是在那时打了她,身体一直不好父亲却没有带她去看病反而将其一直锁在房间里。后来张爱玲偷偷跑了出来去找了母亲,虽然远离了父亲但母亲的生活也很拮据。母亲是一个新世纪的独立女性,脱离于传统家庭之外,就连张爱玲也曾说找母亲开口要钱是一个难办的事。母亲去了欧洲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张爱玲决定自己独立,她不想做传统观念的女子,开始自己写文章发表。独立,是张爱玲很早就学会的事情。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突破封建思想,似乎她的一生都活的像自己,即使后来面对胡兰成的离开,她也是是干脆果决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像书中写的那样“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也付出了很多,在胡兰成逃离时,她找过他,送钱给他寄东西给他,一向任性傲气的张爱玲愿意留在胡兰成的身边,奈何胡兰成只考虑到自己会被发现,催促着张爱玲赶紧离开。胡兰成算得上一个风流才子,离开张爱玲后很快有了新欢, 去过武汉后她便决绝地独自离开了。这样的决绝和果断是当代大多数人都没有的,她的身上总归有些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他们之间的恋情虽然短短三年,却是她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名声大噪,她的文字赢得了很多青年人的喜欢。可能她的一生也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不附庸于男人,用自己的知识养活自己,以至于养活她后来的丈夫,赖雅。
原先在香港读书的张爱玲准备获取学校奖学金然后去牛津大学就读,天意难违,作为租借,教授们害怕大学的资料落入敌人手中,决定将其烧毁,一并烧毁的还有张爱玲那些优异的成绩。原本的计划难以实行,张爱玲独自踏上了异国的土地。那时的张爱玲由于救济胡成兰生活也很拮据。在美国,在协助作家的一个基金会上她遇见了赖雅,也就是她后半生的丈夫。赖雅是一个不知名的作家,两人相差三十岁。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有一个人愿意给她温暖听她说话,让她有了家的感觉。赖雅也是作家,两人兴趣相投很快走到了一起。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可能赖雅给了她想要的现世安稳,在这十几年里,张爱玲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写作高峰。
如若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张爱玲这里是不大行得通的。当记者问道赖雅的作品,她也是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有偏袒和打磨。独立的个人思维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不被他人所影响,不被旁人所左右,处于乱世而不染。张爱玲恰好具有这样的思维,面对自己喜欢的作家苏青,即使如此。她的处事方式有一份张家人的气息。这很像她的妈妈和姑姑的处事方式,个性新度。而她也和姑姑一样曾经对待爱情奋不顾身。对待胡兰成是这样,对待赖雅亦是如此。赖雅后十几年病重在床一直是张爱玲照顾,用自己的写作来支撑整个家庭的支出。
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却不能体会她经历过的人生,遇见的事。一生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却显得那样平淡。欣赏她的才华,却为她出生的时代、遇到的人感到惋惜。“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这大概是个完美的诠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