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看过《活着》的人基本都不会再想去看第二次,主人公的命运,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太惨了。
我不会再去看的原因是我受不了小儿子的死法——被医生抽干了血,我想到那种死法至今毛骨悚然,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法。小说通篇在讲主人公的妻子儿女一个个相继死去。如果最后主人公也死掉的话,可能也不会觉得那么惨,而是主人公眼睁睁看着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一个个去世,自己却无能为力。原本他是一个地主家庭,作者在遇到主人公的时候,主人公正在驾着牛车耕地。当作者跟主人公聊天的时候,主人公已经完全可以用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将他的身世命运讲出来。不知多少年过去,他已经可以笑着讲出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而正是因为主人公是笑着讲故事,而我们读出的故事却是那么的悲痛,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对比。我们没有感受到一丁点儿开心愉快的气氛,反倒是小说从头到尾萦绕着一种……悲惨。
是的,悲惨。
怎么会有人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在主人公还正值壮年的时候,他的身边的人就一个个去世,自己却好好的活着。
这本书为什么要叫活着呢?
可能我读得比较浅显,我只知道这个主人公他能看开生命,看开生活继续活下去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勇气。即使生活如此对他,在经历过死别之后还能继续活着。
我想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他。
与《活着》相反的《简·爱》这本书,整部小说偏浪漫,是除了《活着》以外印象非常深刻动物一本,第一次是在高中,现在工作三年多了,又重温一次。
女主人公简爱她的父母相继去世,按照法律舅舅和舅妈来照顾她,只是舅舅不久之后也去世,所以就是舅妈来照顾她。虽然舅舅去世之前,要求舅妈保证要好好照顾她,但是舅舅去世后,舅妈一家对简爱并不友善。直到有一天,舅妈联系了一位慈善学校的负责人,将简爱送了过去。刚开始《简爱》在那里的生活并不如意,但是她认识了她的好朋友海伦。不幸的是,海伦不久之后得了肺结核去世。在这家慈善学校,海伦和谭波儿小姐对于简爱的影响非常的大,她一直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所以在她18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可以找到了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之后呢她就一直工作在罗切斯特先生的家里,并和罗切斯特先生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只是她发现罗切斯特有一位疯了的的夫人,《简爱》很伤心,离开了罗切斯特的家里,但是后来她又重新回到罗切斯的家,但是发现那个地方已经成了一片灰烬,他向周围的人打听,原来是罗切斯特的丰富人为了报复他发疯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罗切斯特为了救她伤了一只眼睛。简爱不顾一切嫁给了他,在罗切斯特的眼睛治好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出生了。
简爱是一位非常上进的孩子,不敢慈善学校的工作,遍自己寻了一份新工作,并遇上了自己的挚爱,虽然过程中有波折,但结局是完美的。我很喜欢。
如果看完《活着》给你的心灵太大的震颤,不如去看一看浪漫的《简·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