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人际交流中,你有没有感到,与他人的沟通总是很不爽,比如看似无伤大雅的谈话、积极友善的举动,结果却可能会感觉自己被误解被欺负,简直糟糕透了。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学(简称TA)的话来说,你可能已经进入一种“沟通游戏”,或称“心理游戏”。
“沟通游戏”现象,由TA创始人艾瑞克·伯恩在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1964年,伯恩关于沟通游戏的专著《人间游戏》出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原本写给专业人士的书出版后大受欢迎,极为畅销,TA理论借此闻名于世,伯恩成为公众人物。
艾瑞克·伯恩,原名艾瑞克·李纳德·伯恩斯坦,1910年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作家,伯恩九岁时父亲去世。他自幼就立志继承父业,在母亲鼓励下进入医学院。1935年伯恩大学毕业,旋即搬到美国接受精神科住院医师训练。成为美国公民时,改名艾瑞克·伯恩。
1941年伯恩开始接受精神分析训练,二战时中断。1946年伯恩退伍后又继续训练。期间伯恩不断写下关于精神医学和精神分析的笔记,大量写作,发表相关论文。
1956年,伯恩申请加入专业精神分析中心被拒。受此刺激,伯恩与弗洛伊德运动分道扬镳,更努力创建一套新的心理治疗方式——TA诞生。TA的主要理论有:结构分析、沟通分析、心理游戏、人生脚本等。
《人间游戏》正是TA理论关于游戏分析的最早专著。需要注意的是,该书虽然是伯恩的成名之作,但由于出版时,伯恩和他的同事对“游戏”的了解还处在摸索前进阶段,有些认识并不能完全代表伯恩观点,也就是说,伯恩的有些观点在以后发生了改变。所以,想要对游戏的观点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读伯恩的最后一本书(伯恩于1970年因心脏病两次发作去世)《人生脚本》。
20世纪60年代初,伯恩和他的同事对于游戏的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仿照伯恩的做法,把他观察到的各种游戏模式标上很口语化的名称,诸如“要不是因为你”“可逮着你了,你这狗娘养的”“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等等。在伯恩他们看来,游戏分析似乎可以让人们有效地了解那些一再重复的痛苦的互动沟通,协助人们加以避免。
《人间游戏》一书,伯恩就列出了当时已归类的上百个游戏。他用大量的篇幅把每一种互动沟通的标准过程加以分析,在某些例子里还提出如何终止或避免这样的游戏。在这些详尽的分析之前,伯恩先简单说明了TA理论。而在结尾,他简单预测了一下如果一个人选择不再玩这些游戏,生命将会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一、TA理论的结构分析
伯恩一开始先建立了一个人格结构模型,分析个体人格。沟通分析最基本的兴趣点就是研究自我状态。以自我状态为基础,分析个人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方法,就是结构分析。
TA理论把人在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分为三种:父母、成人、儿童。简称“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简单来讲,已经长大的我们,如果表现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就像小时候时,任性、胆小,我们就处在儿童状态中;如果我们是在模仿父母或与父母形象相似的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不自觉扮演或严厉或慈爱的“父母”,我们就处在父母状态;如果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是针对此时此地所发生事件做出的反应,那我们就处在成人状态。——处在何种心理状态里决定了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根据结构分析,每个人将会对一个特殊刺激从三种自我状态分别表现不同的反应。
例如:
刺激:一幅现代艺术作品
父母状态:老天!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成人自我:标价为350美元
儿童自我:噢!好漂亮的颜色!
二、TA理论的沟通分析
沟通分析是自我状态的延伸,也就是说伯恩透过人们所采用的自我状态来分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就是沟通分析。
用不同的自我状态与他人互动,会形成三种不同的沟通类型:互补沟通、交错沟通和隐藏沟通。
来看一组情景对话:
情境A
学生:“老师,请问这次考试我得了多少分?”
老师:“60分。”
情境B
学生:“老师,请问这次考试我得了多少分?”
老师:“不好好用功,还有脸问我?”
情境C
得知儿子的考试成绩后,爸爸对儿子说:“你哥哥考了90分,你姐姐考了100分。”
三种情景对话中,情景B和情景C给当事人的感觉很不好。为什么呢?
A对话称为“互补沟通”:学生问该问的,老师答该答的。两个人的行为都符合自己的角色,反应的状态是原来所期待的自我状态。
B对话称为“交错沟通”:学生问该问的,老师却答非所问。提问者得到的是非预料中的反应,沟通就会产生阻碍。
发起沟通的人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仍是“成人状态”,但回应的人角色发生了变化,有了情绪、有了指责。这种沟通像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在指责孩子。
C对话称为“隐藏沟通”:表面上的话很客观,其实另有他意。
爸爸想表达的潜台词是:哥哥、姐姐都很好,你最没出息。
表面上是互补沟通:成人—成人,实际上却是“父母”对“孩子”的指责。
隐藏沟通是复杂的沟通,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也最伤人的沟通模式。伯恩说,这类沟通也是游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