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我相信读书有方法有技巧,希望从几本关于「阅读」的书中获得高效读书的方法,理解消化并整理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读后感想】:用了4个番茄钟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从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来说,并不满意。全书关于「如何高效阅读」的内容寥寥无几,如果你跟我一样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效读书的方法,直接看第四章《便签学习法: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这一章就够了。
也许这就是畅销书作者的厉害之处,能够将一页纸能够完成的内容,通过添砖加瓦给写成一本书。
所幸,「3张便签法」给了我一些启示,也意外收获了「丰富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虽然不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但是它是我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点,填补了一个空缺点。
【图书名称】:《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提升指南》
【出版时间】:2017-12
【作者简介】:赵周,浙江大学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去阿里巴巴做销售。后来做团队管理、数据库营销、培训管理,离开阿里后做国企的市场总监,学术书店的副总经理,后来做的事都与帮助职场人提升技能和能力相关。
几年间,受训企业和学员中受了些好评,直到自我怀疑的那一刻——有一天上完课后,脑海中闪过念头:“一群这么优秀的职场工作者,聪颖、灵活、年轻、积极,他们需要听我讲三天课吗?他们自己读三本书难道达不到一样的收获吗?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五年后,有了“拆书帮”这本书。
本次阅读的收获1:“拆书”7步曲
1. 书本提供的「3张便签法」适用边界为:工具书。先确认你阅读的是工具书,是为了提升某种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书,才可以用这种方法;
2. 快速阅读,遇到难理解又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问自己“这个知识点是我现在需要的吗?对我来说重要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快速阅读翻过;如果是我现在就需要的,就放慢速度,细读内容;
3. 准备一张便签(命名 I ),在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点旁边贴上,并用简洁的语言总结;
4. 贴上 I 便签的信息,如果自己有过相关的经历(一定要自己的经历),贴上新标签(命名A1),关联这个知识点,反思当时为什么会成功或者失败,写出来;
5. 对现在的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知识点,贴上标签(命名A2),写上目标及行动计划;
6. 贴了标签的书页旁边,贴上指示标签,提醒自己这一页有学习资料;
7. 读完一本书,把所有A2标签取出,贴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按计划行动。
我以往的读书方法是:
1. 翻看一遍目录,找出与目的有关的章节,直接跳过无关章节,连速看都没有,这个习惯继续保持;
2. 「3张便签法」的 I 便签,给了我一个提示,现在用不上但有价值的知识点做记录,方便查找;
3. A2便签,把现在可以用上的知识制定一个目标和行动计划,这一点也是很实用,列入实用技巧里,每天翻看并执行,这一点能够解决「一本书读完并没有收获」的痛点。
书中还将「3张便签法」应用到了生活职场中,个人觉得复杂化了,所以并没细读。
本次阅读的收获2:丰富知识体系框架的3种思路
1. 从问题出发。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笔财富,记得复盘,通过请教、实践、总结出的知识点,有助于深刻理解并应用;
2. 碎片化收集。同事朋友的经验之谈、部门分享、碎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及时记录并整理;
3. 主动去学习。挑选垂直领域的书籍或大咖,学习知识点,认真分析他们的框架体系。
以上3种思路学习到的内容,及时补充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丰富框架,碎片化知识的吸收率低,主要根源就是知识无法有效关联。经常空着的框架内容,意味着跟目前的知识体系无关,舍弃即可。
为什么我强调了本次阅读的收获呢?因为有些书是可以重复读的, 每次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重点也不同。一些内容我这一次用不上,但是我觉得它有用并且标记起来了,需要的时候回来翻看。
写在最后:
我看到有人在本书的评论区说作者这样的读书方法太功利,很巧的是,我的观点跟作者是一致的,我们的时间都有限,读工具书就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它的干扰信息都可以忽视,即使读作者这本书我也用了同样的方法。
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各种习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
我是@壹销哥,擅长拔苗助长的资深农民。关注我,一起除草施肥,快高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