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需要一个人愿意耐心倾听我讲心里话,让我肆无忌惮宣泄自己的内心,然而我始终没感觉到我遇见了这样一个人。
都说越长大越孤单,我很认同,这句话在我看来首先在我与我父母之间得到很好的验证。自从上大学以来,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我给弟弟买衣服、给家里买吃的、在妈妈生日买冬日用品,最后得到的回应都是妈妈的一句我替他谢谢你,这句话如果是从非亲人的口中说出,我会特别开心的回答着没关系不客气,然而现在,竟然是我妈妈说出来的,我会多想,我会觉得她把我当外人,我只是到了外地上学,他们却把我从家庭中剥离出去,我怎么都不能接受。但是,此时此刻,我举了这个例子,我是心痛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我的例子中出现的是我的妈妈。
小时候很乖巧,可以说是过分乖巧,就是太老实,老实到每次老师的评语都是“望该生积极大胆发言”,老实到毫无存在感,于是我更加老实了。慢慢等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开始学着改变,这个时候,我的老实的乖乖女形象已经在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没有人相信我可以轻松与陌生人交流。反驳便是不懂礼貌,大声讲话便是逞能。他们眼中的我还是那个不敢一个人出门、不可以一个人乘车、家里面来客人就躲起来不敢迎接、动不动就哭的灰色女孩。
我觉得我的性格更多的是受家庭的影响,那种在原生家庭童年时期就极度渴望并缺失的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清晰,我越来越觉得回忆过往只能用叹息来表达。无休止的争吵、可怕的棍棒击打在身体上的沉闷的响声、被夺下的药瓶和一次次的离婚威胁,每每想起这些场景,我都会心有余悸,我不在家的时候,但愿他们能和和气气。冰冰冷冷的脸庞和死气沉沉的家庭氛围,似乎一声孩子稚嫩的笑声都是一种过错,这让我感觉很不好,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种在原生家庭缺憾的部分,我却想加倍的找回,甚至一本正经告诉自己这不是笑话。
我还是该庆幸不是吗?我爸说的大学费钱而我依然能够坐在教室;我爷爷奶奶打电话以命令的口吻让我一定要好好吃饭照顾自己;妈妈生病那么难受却一直没告诉我,想想也真是心酸,弟弟骄傲的说着姐姐可以教他学习,其实我并没有太多耐心。
经历了太多,以前羡慕别人家有钱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可以学钢琴学画画可以全家一起驱车旅行可以住进漂亮而且干净的贴着地板的房子,然而现在我只觉得家人平平安安便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爸妈的压力太大了,我为什么不能体谅他们,我怎么还是会耍着小孩子脾气并坚信他们会无条件原谅我?我自责,却又无能为力,我无法做到分担负担,我什么都做不到,甚至不能做到当个优秀的小孩让他们引以为傲。
我还是该庆幸,尽管有太多不和,至少家庭圆满、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