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到这里开钢琴教室的时候,这条街还只有一个小小的琴行。得力于地处市重点小学外面,所以这家小琴行生源也是不错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选择了这里。老板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从来不参与街坊邻居的聊天八卦。
没有学生的时候,他总是反复弹四首曲子。
第一首是莫扎特的《A小调奏鸣曲》,第二首是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第三首是汤普森的《C大调前奏曲》,第四首是《D大调卡农变奏曲》。
我起初也没有在意,后来有一个周末,小学设公务员考场。
周末本应该是钢琴老师最繁忙的时候,他却一整天都在反复弹这四首曲子。随着手指在键盘上跳跃,一曲曲婉转动听,抑或凄凉悲怆的乐曲,似乎有了生命,不停的灵活切换。我的情绪也被乐曲的切换而带动,停下了手里的事,认真的聆听。他弹完《D大调卡农》停顿两三秒钟又弹《降B小调夜曲》,紧接着又重复了一遍《降B小调夜曲》,然后是《A小调奏鸣曲》,《C大调前奏曲》。连续弹完这五首,中间停顿了大概二十秒。又开始反复弹这几首曲子。
而且他把每一条曲子的时间都压缩在了半分钟以内,弹半分钟又切换下一首,半分钟又切换下一首,弹五首停顿二十秒。
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把这几条曲子的名字写在纸上。
每条曲子的名字里都含有字母,而且只有ABCD这四个字母。
“BBDCA ACDCD BDDCD……”字母的排序并没有规律。
一条半分钟,弹五条中途停顿二十秒,正好一个半小时左右结束。半个小时过后,学校打响了考试结束的铃声。
难道他是在帮学校里面考公务员的人……作弊?
这个猜想太可怕了,如果是真的,那这里面到底有多少考生在作弊?这些在里面听着钢琴曲作弊的考生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父母官,想到这里,我不寒而栗。
我向街坊邻居打听了一下那个钢琴老师,他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要反复练习这几首曲子,正好就是十一二月这段时间。难怪这个老师每天都弹这几首曲子,原来是想混淆视听,一旦作起弊来才不容易被人怀疑。
我的店就在他的琴行对面,这个位置非常有利于我暗中观察他。
就在那天下午,我看到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小学的高级教师,在市里还小有名气,所以我一直都知道她。我看到她从学校出来径直走进了琴行。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这让我觉得很窝火。老师出来的时候手上拎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起来挺沉的,她用另一只手托住底部。
我不是跟踪狂,但是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跟踪了这位小学高级教师。她走到拐角处,神神秘秘的打了一个电话。我装作听着耳机里的音乐,缓缓的从她身边走过。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公,你猜我分了多少钱?不是……哈哈,是三十万!就让我把试卷拍下来发给他,就挣了三十万!你说……”
后面的我就听不清楚了。
我猜想这个小学老师在监考的时候,打开考卷的第一时间就悄悄把试卷拍下来发给他,然后由琴行的员工马上在书本上找答案,边做题边把答案报给钢琴老师,钢琴老师再弹奏出来,传达给楼上的考生。
从他们做题的速度看出来,他们绝对不是第一次了。还好,当天下午钢琴老师在弹琴的时候我就把整个过程拍下来了。准备这就去报案……
突然,不知从哪里冲出来一群警察,把小学老师带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钢琴老师百密一疏,有几个学生没有把钢琴曲记下来,进去考试的时候虽然能听到钢琴曲,但不知道是哪一首,所以没有通过考试。于是觉得心理不平衡,就把钢琴老师帮其他人作弊的事和盘托出。这不,警察今天已经在这里蹲点一天了,就等着将他们人赃并获。据说这几年,他用这四首钢琴曲帮人作弊,一共挣了三百多万。最后判了三年,罚了五百万。
再后来,学校外面这条街,终于只剩我一家钢琴教室了。
———————————————————
哈哈,用钢琴作弊,
这个想法其实原来余老师学琴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了,
真的就只是想想而已,
并没有真正的行动过哦。
正好今天看了《天才枪手》,
感叹于片中用钢琴来作弊这一情节,
顺便也来大胆的构思了一下。
本故事纯属虚构,
如想再看到更有趣的小故事,
请关注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