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春华)
礼俗社会常常被说成是“集体主义”社会制度,而法理社会常常被冠以“个人主义”社会制度的称号。
两个新概念:“场依存”和“场独立”。
(一)严格地说,独立性或相互依存性的培养是从有围栏的婴儿床开始的。
1、美国的婴儿与父母分开睡,独自睡在一张小床上,甚至独自睡在一个房间里。
2、东方人的婴儿与父母睡在同一张床上是极为普遍的情况。
3、一个中国的婴儿常常是由几代人围着团团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4、日本的婴儿几乎是一克也离不开母亲。日本人希望“与母亲永远不分离”。
(二)西方的家长往往用十分明确的方式鼓励孩子独立。亚洲的父母认为父母最了解什么对孩子好,因此他们常常替孩子做决定。
(三)你各种关系的强调促进了对他人的关怀。
1、美国的母亲在于学步儿童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常常问一些与物体有关的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2、日本的母亲在于蹒跚学步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的问题都与感情有关。
3、亚洲人比西方人能够更准确地觉察到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四)对他人情感的相对敏感性反映在对交流本质的认识上。
1、西方人教育孩子们清楚明白的表达,思想相当于一个“传输者”。讲话者有责任让听众清楚的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如果出现传达错误的话,那就是讲话者的责任了。
2、亚洲人则会把孩子向“接收机”,这个方向培养,理解所说的内容是听话者的责任。
3、亚洲人倾向于用委婉巧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
1、60%以上的西方人否认社会地位以年龄为基础。
2、60%上的东方人接受了社会阶级部分是以年龄为基础的观点。
3、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价值定位的人们,必须交往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冲突。
4、东方人不断受到相互依赖性的信息的熏陶,而西方人则不断受到独立性信息的影响。
(六)不同文化中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在西方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日本人,其自我认同会明显提升,可能是因为他们遇到的环境通常比在日本的环境更能提升人的自我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