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主要谈了些什么?
论点:提到心理学,普通大众首先想起来的可能是“心理问题”、“精神问题”、“抑郁症”等等,心理学已经从弗洛伊德那一套走出来,已经在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人脑思维的特点以及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除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产生了硕果累累之外,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就是日常判断与决策。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论据:为什么我们会在小摊和超市前为几块钱的交易踌躇半天,却在生活中的重大决策面前浑浑噩噩人云亦云呢?糟糕的判断与决策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糟糕,然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很难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而总是能“找到”其他为自己辩护的理由。”
现在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这导致我们经常面临另一个问题: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有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及避免错误的信息左右我们的大脑。
大脑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要正确利用这个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去了解它,尤其是了解它的弱点。与很多人的知觉相反,我们的思维有着各种各样的弱点和陷阱:
论证:
人总喜欢沿袭以往习得的经验,并通过类比来进行外推。例子:我第一次在一个地铁终点站坐地铁的时候,看着从远方开来的地铁,我心生疑惑——“这车每节车厢都这么长,待会怎么调头呢(我心说没看到铁轨终点有一个大大的供调头的U形弯啊)?”,当车开始开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原来车是可以往两头方向开的。
人喜欢从关联当中寻找因果。例子:有一次我我老婆去银行取款,到了 ATM 室的自动门口,我开玩笑地拿着手头的饭卡去刷了一下,然后——门居然开了。我顿时来了劲,立即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刷卡装置不安全,至少不是能够专门识别银联的卡的。我甚至飞快地泛化出了一个更具一般性的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即可能所有带有磁性的卡都可以用来开门。老婆看我得意洋洋,就泼过来一盘冷水:不一定是你的卡刷开的啊,你不刷卡试试看。我不信,说怎么可能呢,心想我刷卡,门就开了,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因果关系嘛。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走出门,这次没刷卡,门也开了——原来是感应门——原先这个 ATM 室的确是刷卡门,但后来改成了感应门,刷卡的那个装置只不过没拆掉残留在那里而已。
总的来说,人类的思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捷径,每一条捷径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降低了大脑的认知复杂性,有助于迅速做出绝大部分时候都正确的判断;但另一方面,它也常常导致人们把大部分情况下成立的法则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说,有多少条捷径,就有多少条谬误。
人类的情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考。比如,如果你憎恶一个人,你往往就会反对他的所有立场,反之亦成立。
人类大脑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先天就具备一些特定的“思维定式”,以使得人类能够在面对进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时能够不假思索地做出迅速的反应。然而,在现代社会 ,很多这类思维定式已经不适应了。
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
在知乎上查询网友对刘未鹏和他的《暗时间》的看法,有人说如果你希望自己或者别人做出某些方面的改变,有三种“洗脑”的层面,认知层,行为层,习惯层,刘未鹏的《暗时间》是从认知层给予读者观念上的“洗脑”,他的妙处是以时间管理为切入的一本讲心智模式的书籍,并不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反思领悟。去年曾经看到过微信上的一篇文章谈to be or to do,很多人都希望从行为和习惯上进行改变,比如说每天早期,晨跑,阅读,早睡等等,但是仅仅从行为和习惯上进行改变是非常不靠谱也是不彻底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21天改变一个习惯的人在21天之后的一段时间又“穿越”回了之前的状态,而一个人只有产生了强烈的内心驱动,了解自己并且希望成为什么类型的人,这时候TA所做出的改变行为才会比较有效和长久。这和影视表演里的“普通的演员仅仅演戏,而优秀的演员是演人”是一个道理,行为举止仅仅是“入戏”,心智模式则是“入魂”,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开篇序言要谈“人人都应该学一些心理学”的原因,让读者在心理学层面了解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受大脑和内心驱动所影响的。
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整理本章:学点心理学,了解大脑工作模式,避免思维陷阱,提升日常判断和决策力,养成逻辑思考方法,避免被社会和他人忽悠。
扩展阅读
《学会提问》,《学会思考》
“学会思考”的书,有一些是介绍人类思维工作的机制的,认识这些机制是正确思考的大前提;有许多是关于人类推理过程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谬误,唯有认识到这些谬误,才能避免它们,唯有避免了思维的谬误,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