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久没来简书,也很久未曾共赏诗作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与沉淀,从本期开始,我将在这里与简友们分享“在最美时光里品最美唐诗”系列文章,希望自己也能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拾那份诗意的情怀。
为了不让阅读成为负担,每期只分享三首唐诗作品,希望两千字左右的文字量,对于百忙之中的读者们来说刚刚好,不至于太累。
另外,我会在每首诗前安排三个提示,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先根据提示猜猜这是哪一首诗作。
其实,最美的诗意不在书本上,不在文字里,而在你我心间。
首先,我将要与您分享这样一首诗:
(1)它是一首很有名气的初唐作品;
(2)它的作者,留下的诗作很少,现存仅有两首;
(3)它有“孤篇盖全唐”之称;
那么,它是哪首诗作呢?
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赏析:
对于我来说,《春江花月夜》有一种特别的美好,初次背熟它的时候,还是在青涩的少年时。
我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所吸引,当时只觉得写景唯美,可能还无法过多地理解思念的深度。直到有一天,我读懂了“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便真的长大了。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作品里最美的诗名之一,它如一个完整的意象,荡漾着浪漫的气息,但在整首诗中,又可以围绕着五个主题而具体地展开。
“江”是辽阔的空间,“春”与“夜”是静谧的时间,“花”和“月”是灵动的背景,此刻,人在画中,情在景中,生命在岁月的流逝中,带来思考,也带来回响。
这首诗的存在,正是用一双眼睛看见了喧嚣之外清静的美,用一支笔记录下千里之外相思的苦。不知道滚滚江水送走了多少光阴的流淌,也不知道月圆月缺带来了多少世事的变迁。
澄江似练,月光如水。轻灵,空远,饱含春天的思念、花香的浪漫与月夜的美感。它让我想起那句著名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夜色,让人变得安静,也变得温柔,同时令思念放大,令孤独深刻。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会感知到很多不经意间忽略的东西,也会想起某些封存于心灵深处的人和事,甚至我们久久无法触摸到的精神的故乡与家园。
虽然《春江花月夜》并未入选《唐诗三百首》,但却有着“孤篇盖全唐”之誉。
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正是因为此作的存在,成为了不可忽略的唐代诗人。
其实早在隋朝时,隋炀帝杨广也曾写过两首名为《春江花月夜》的小诗,其一为: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首五言绝句,虽不能与张若虚浩瀚恢弘的七言古诗相媲美,但也别有一番清丽雅致。
其次,我将要与您分享这样一首诗:
(1)它是一首送别诗,并与一座楼有关;
(2)其中某个关于水和愁的名句,曾被写入过一首现代歌曲里;
(3)它出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笔下;
那么,它是哪首诗作呢?
2.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
我相信,喜欢李白的人,一定有一颗年轻的心。
潇洒澎湃、自由自在,行走在世间,如被贬谪的仙人。
他的洒脱,不只体现在“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上,也蕴藏于“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飘逸中。
饯别,诉愁,是这首诗的主题。但诗人却用天马行空的笔墨,扫去了阴郁低沉的气氛,展示了更多壮阔明朗的心境。
起笔是有如散文一般的倾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从对逝去光阴的感叹,到对当下生活的忧愁,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不满。
那时的大唐已送别了清明的“开元盛世”,进入了天宝十二年,李白客居宣州,与即将离开此地的族叔李云一同登临谢朓楼。
这是李白非常喜欢游览的地方,而南朝诗人谢朓也是他万分景仰的古人。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写道: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送行的酒宴已经摆好,送别的诗行由此落笔。
他们,都怀有激昂的逸兴,恨不得登上九天去览明月。这份凌云壮志,不只包括两人文学上的求索,也包括政治上的追求。
然而,他也知道,一切都是梦想。如今他只能与故人相坐对饮,告诉自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只不过,李白的生命里,很少有凄凄切切的悲与愁,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他总能做到潇洒地放手,比如驾一叶扁舟,去过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同样洒脱豁达的苏轼,他的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又何尝不是与李白有着隔空相惜的共鸣呢?
最后,我将要与您分享这样一首诗:
(1)这首诗里有对月亮的描写;
(2)诗中还有远隔千里的相思;
(3)它的作者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名相;
那么,它是哪首诗作呢?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赏析:
很巧合,今天分享的三首诗,竟然都与“明月”有关,张若虚笔下有“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空灵,李白笔下是“欲上青天览明月”的狂放,而张九龄笔下的“明月”则更多了几分真切的情谊。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是同寝室的女孩写在一张纸上,只写了前四句,不知道写给谁,毕竟十六七岁,已经到了有秘密的年纪。
这首《望月怀远》正是做于诗人被贬荆州之时,那一轮明月,也正代表着他对远方亲人的浓浓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意境开阔的千古佳句,当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天各一方的人们共赏着同一轮月亮。
虽然距离很远,但情感上却很近,这份辽远的温暖,让我想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当然,也让我体会到了相思而不能相见的感伤。
诗中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有情人,在月色如此美好的晚上,因长夜漫漫而幽怨不已,几乎是一整夜都陷入在相思的情绪里。
而这样的夜晚他又做了什么呢?他熄灭了蜡烛,对满室的月光充满怜爱;他披衣出门,任由露水打湿了衣襟。
他看着可爱的月光,却也知道不能将它们捧在手里,赠送给远方的她,便只能回到寝屋内,在入梦时与伊人欢聚。
西晋诗人陆机有诗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张九龄则化用了此句,让某种美丽而带有遗憾的情绪倾泄而出。
同时,悠悠情思戛然而止,唯留袅袅余韵,婉转地流荡在月色温柔的夜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