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是关键。成功总是逐步获得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做好一件事。
2.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马克·吐温
问题在于,我们都按照自己相信的“事实”去行事。
感悟:确实是这样,自己认定的不一定是对的。
3.阻止你成功的6个谎言
1. 每件事都很重要
2. 同时处理多件事
3. 有规律地生活
4. 缺乏意志力
5. 试图平衡生活的各个方面
6. 大即不佳
4.但现实世界从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平等很理想,但现实很具体。
平等是一个谎言。
5.最重要的事,也许并不是最起眼的。
——鲍勃·霍克
6.正如亨利·戴维·梭罗所说:“仅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是勤劳的。要看你为什么而忙。”事无巨细地接手一百件事,倒还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多劳未必多得,但盲目忙碌的情景天天都在上演。
7.如果你缺乏清晰的策略,就容易按习惯行事,接着退回熟悉、放松的状态。
8.清单上靠前的事项不过是你先想到的事务而已,也就是说清单并不具备成功导向性。
9.相比这样的清单,你更需要一个“成功清单”,上面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你的终极目标。
10.待办事项清单”复杂冗长,而“成功清单”则短小精悍。前者要你处处兼顾,后者让你集中目标;前者随意凌乱,后者条理分明。如果获得成功不是建立清单的前提,那么它也不会是结果。如果一个清单的内容事无巨细,那么最重要的事很可能会被淹没其中。
11.缩小施力范围,找出你的20%,继续在这20%里缩小范围,找出关键中的关键。
12.从20%中找出20%,再从中找出20%,直到你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件事!无论任务类型、种类、目标,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从大处着眼,但也要牢记的一点是:你必须由大化小,慢慢缩小范围,直至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个目标。它一定是不偏不倚的那个目标,也是你必须坚守的唯一目标。
13.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将这个概念内在化,你就获取了成功的通关密码。迷茫的时候,想想这个法则,让它帮你找到你的目标。
14.建议
1. 缩减。不要纠缠在烦乱的忙碌之中,要执着于效率。你每天的工作都应围绕着终极目标而展开。
2. 极致。一旦你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就要继续追问更重要的是什么,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将主要精力放在成功清单的第一项上。
3. 拒绝。为紧要的事腾出时间,对其他事情暂时说“不”或者拖延一阵。
4. 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区别对待每件事,而且要真正做到。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完才行,也不要相信“要成功就得完成所有目标”这样的观点。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划掉清单上的琐事绝不能助你成功。每件事都不同,选择最重要的事才会有所裨益。
这件最重要的事或许是你着手的第一件事,也许是你处理的唯一一件事。无论如何,去做最重要的事才是关键。
15.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件事
同时做两件事等于一件都没做。
——普布里利乌斯·叙鲁斯
16.纳斯说:“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有某种神奇的能力,结果发现多面手根本抓不住重点,实在无法令人羡慕。”他们看起来每方面都可兼顾、如鱼得水,好像没什么能难倒他们,但就像纳斯说的:“多面手做的每件事都不怎么样”。
由此可见,同时兼顾几件事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
17.若尝试同时做两件事,结果是要么根本做不成,要么两件事都做不好。你本想提高效率,但这种方式肯定会拖你的后腿,导致效率降低。看看史蒂夫·乌泽尔的总结:“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
18.现在想来,是“多任务处理”这个词本身,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它本来的意思是多项任务轮流使用一个资源主体(中央处理器),但时间一久,人们渐渐把它解读成多个任务同时使用一个资源主体(当事人)。这个词明显是被曲解了,因为即使是计算机,它在同一时间也只能处理一条代码。所谓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功能不过是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分别完成每个任务。计算机处理每个任务的时间都很短,让人误以为是同时进行,因此,再把人与计算机相提并论,就会产生误解。
19.调查研究显示,员工每11分钟就被打断一次,他们每天有1/3的时间花在从干扰中恢复的过程上。
20.大脑平均每天承载4 000次的“灵光一现”,它当然想尽量多多兑现。但新的想法从产生到注意力转移需要14秒。
21.在事务间游刃周旋,不仅仅是人类的特质,更是生存之道。
但周旋之术并不等同于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
它不过是障眼法罢了。就好比玩魔术球的杂耍艺人看似在同时玩三个球,其实是轮流抛出,再轮流接住每一个球。接、抛第一个,接、抛第二个,再接、抛第三个,一次一个而已。研究者称之为“任务切换”。
22.切换任务是要消耗成本的。研究人员戴维·迈耶称:“多耗费的时间视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就简单任务而言,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而复杂任务的成本则高达100%或以上。”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此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
23.两件事一起做,注意力会被分散;三件事一起做,则必有一失。
24.由此可见,同时做两件事意味着主动分散注意力、减少对收益的期待。
25.下面简单列出“多任务处理”的弊端:
1. 大脑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分区充分利用,也要做好浪费时间和降低效率的准备。
2. 切换至另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就越难回到原始任务上,这样虎头蛇尾的事只会越积越多。
3. 在不同的任务之间来回周旋将耗费时间,这些零碎时间会积少成多。研究显示,我们在一个工作日内平均有28%的时间浪费在任务转换上。
4. 习惯性“多面手”无法准确地估计完成一项工作的确切时间,他们的预计往往比实际耗时长。
5. “多面手”更容易犯错。他们总轻信新信息,却对更有价值的旧信息视而不见。
6. “多面手”的私人时间较少,忧虑和压力较多。
不管怎样,结论很明确:同时处理几件事会降低我们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26.2009年,《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凭借其系列报道《失魂落魄》获得了普利策奖,报道的主题是驾驶时发短信、使用电话的危险。他发现,分心驾驶每年可直接导致16%的交通死亡率以及50万起交通伤害事件。随便一个电话都会使你的注意力降低40%,其影响等同于酒后驾驶。基于这些事实,许多国家和城市都禁止驾驶员开车时打电话。
27.就工作而言,心不在焉都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作家戴夫·克伦肖这样写道:“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人和事最值得我们重视。如果你只愿付出一部分关心及零碎的时间,若即若离,那么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与他人的联结。”每当我看到一对情侣用餐,一方努力沟通,而另一方却在桌下玩手机时,我就会想起这段话。
28.自律是一个流行的谎言。
——利奥·班巴塔
29.成功的诀窍是选准一个正确的习惯,训练自己,养成这个习惯。就这么简单,你只需要做这么多。当这个习惯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时,你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自律的人了。无须方方面面都自律,你只要挑选最有用的那件事,坚持下去就可以了。你的目标就是选中一条规律,将它培养成牢固的习惯。
30.建议
1. 不要试图成为一个完全自律的人。养成一些有用的好习惯,并用自制力去强化这些习惯。
2. 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成功是循序渐进达成的,别指望一蹴而就。没有谁的意志力可以强大到一次养成好几个习惯。超级成功人士也不是超人,他们只是有选择性地努力养成了多个好习惯,一次只培养一个,循序渐进。
3. 耐心培养每个习惯。你要持之以恒,直至习惯养成。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一旦习惯养成,你就可以选择继续努力加固,或者再养成一个新习惯。
你本人就是你所做的事情的集合,如果你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那么成功就不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你亲手打造的习惯。控制好你的自制力,选对习惯,你无须向外索取,卓越的成就自会找上门来。
31.此项研究涵盖了1 112个听证会,涉及8位法官,时间跨度达10个月(听证会数量恰好占该10个月假释申请总数的40%)。法官每天的工作量相当大,每场辩论后他们都要花6分钟做出判决,而每天有14~35宗假释案等待处理。这样的工作日程对裁判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早餐后假释通过率高达65%,但下午的假释通过率几乎为零(参见图8)。
图8 正确的选择不仅仅依靠智慧和常识
产生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法官不停重复相似的动作,从而导致身心俱疲。判决结果无论对犯人还是对公众都意义重大,法官做出决策时,一边冒着高风险,一边还需流水作业。当精力消耗到一定程度,体力支撑不住时,他们便开始陷入“默认选项”,这对本有希望被保释的犯人来讲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法官的“默认选项”就是“拒绝保释”。这时,只要他们稍稍起疑,意志力降低,犯人们就得继续待在监狱里。
32.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进行储备。如果不能将它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不能及时为它充电,那么成功就会难于上青天。
33.建议
1. 别让你的意志力太分散。珍惜每天有限的意志力,找出最重要的事再充分利用。
2. 注意饮食。若要意志力满格,首先要保证能量满格,别因为大脑供能不足就妥协。健康饮食,规律进餐。
3. 安排任务处理时间。在每天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意志力越强,成功越有保障。
不要和意志力作对。你应该根据它的习惯安排你的生活,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意志力也许不是触手可及的,但当你把它用在紧要的事上时,它就是值得信赖的。
34.取得事业成功的制胜法宝是时间上的无比专注和钻研,跟加班时间没有必然关系。
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你就必须在繁杂事物中去粗取精,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并为之付出足够的时间。
个人生活,制衡的秘诀则是关注。关注你的心灵和身体,关注你的家人和朋友,关注你的个人需求——如果你想要幸福的生活,上述要素缺一不可。你既不能为了工作牺牲其中任何一项,也不能为了某一项而放弃其他要素。你可以将生活的重心在这些要素中快速地调整,同时兼顾不同的要素,但是不能长时间地对某一要素置之不理。我们的生活需要严格的制衡。
35.失去平衡并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你需要短线调整还是长线调整?”在生活中,你应随时保持短线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短线调整能够让你顾及所有重要的因素,不至于顾此失彼。在事业中,你需要长线调整。要记住:若要做出一番成就,你就会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长线调整能确保你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即使其代价是牺牲那些相比之下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在生活中,所有的要素一个都不能少,都需要顾及;而对于工作来说,取舍是常态。
36.詹姆斯·帕特森在其小说《苏珊日记》中对生活与事业的权衡及其重心做了一番巧妙的比喻:“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场五球杂耍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诚信。你把球抛到空中,游戏就开始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会弹回来;而其他的四个球——家庭、健康、朋友、诚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来,就会磨损、破裂甚至摔个粉碎,到时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37.你面对的挑战就不再是要不要走出平衡的状态,因为你必须打破平衡,现在的挑战是你要为重要的事情分配多长时间。你应该找到工作之外的优先事务,也要清楚哪件事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解决了工作中的首要事务后,你就可以从容地对付生活中的大事了,这样也不会影响工作。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