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中的隐藏结构——假设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论证由结论和理由组成。为了结论更可信,更能接受,论证者会提供与结论相辅相成的理由,除了明面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些隐藏,没有明说的前提,使得论证结构合理。下面有几个论证例子:
论证1:我们应该多运动(结论),因为运动有益健康(理由)。
前提:健康对个人很重要。
论证2:我们应该吃更多的有机食品(结论),因为它们更健康(理由)。
前提: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更健康。健康是选择食品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论证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这些信念通常不会明说出来,但是这些信念是论证结构中无形的重要粘合剂,它们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持有什么样的观点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假设就是这些论证者没有明说出来的,理所当然的想法,这些想法用于支持论证。*
假设具有下面这些特征:
隐藏或没有没有明说出来
论证者认为理所当然
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
可能具有欺骗性
假设对于从理由推导出结论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问的一个批判性问题是:
批判性问题:假设是什么?
假设分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假设。
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假设分为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是人们认为重要的观念,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比如我们认为勤劳是一种美德,我们就会辛勤工作,并鄙视好吃懒做者。我们还可以罗列很多认可的价值观,比如忠诚、诚实、合作、理性等等,而且这些价值观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真正能让人们对一个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回答的,是对所持有的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可度。当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抵触的时候,我们对这些论争的回应,就能理解我们对特定价值观持有不一样的认同度。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的常用主题:看到自己最好的小伙伴做了一件“坏事”,朋友以友谊的名义要求你为他保密,你诚实的内心却要你尽快将他的行为告知老师,一边是忠诚,一边是诚实,你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让你做出行动决策的是对“忠诚”和“诚实”这两种价值观的认同度,你更看重“忠诚”,还是更认可“诚实”。
一个人通常不会明说对特定价值观的偏好,就像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具体偏向于哪一种特定的价值观,但是这个价值观偏好一定会影响他的行动和决策,也会对他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
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假设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倾向。
在上述定义中,一个关键词是:特定情形下。在不同的情形下,人的价值观偏好是不一样的。
寻找价值观假设的方法
每次讨论、每篇文章里有无数的假设,我们只需要关心很小的一部分:关心只有影响到论证结构的质量的假设。
寻找价值观假设有如下几种方法:
1. 检查一下作者或发言者的背景。找到像作者或发言者的这样的人通常持有的价值偏好。
2.检查一下论证可能发生的后果。对于论题采取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后果,每个潜在的后果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发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可以接受或难以接受。某个结论对应的后果是否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偏好。
3. 反串。问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争辩中的这些人采取相反的立场,他们会关心些什么?
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那么他们眼里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就属于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
价值观假设是“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想法”,描述性假设是“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子的想法”。描述性假设中的“实际”,是写作者或发言者所认为的“实际”,不是真实世界的实际。
描述性假设有类重要的假设:定义性假设。定义性假设是关键词定义的假设,关键词可能有多重意思,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其中的一个意思。比如朋友向你推荐最新的上映的电影“很好看”,你兴致勃勃的冲到电影院去观赏,观赏后却说电影很不好看。这可能就是你和朋友对电影“很好看”有着不同的定义导致。电影“很好看”就有很多意思:剧情很精彩、演员演技很好、演员很漂亮、画面很漂亮、场面很宏大等等。
找到描述性假设的方法
1.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结论是由理由推导出来,从理由到结论,还需要什么条件成立才行。
2. 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想象你要为这个结论辩护,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假设。
3. 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假设你是一个反对者,你会提出什么样的论证来反对该结论?然后再反推,得出原论证中的隐含假设。
学以致用
1. 评价别人的论证,需要找到假设
在评价论证,形成自己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要验证论证结构,结论和理由,还要找出假设,并对假设进行验证。
2. 构建自己的论证时,思考背后的假设
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论证更加缜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识别出支撑结论的价值观,让自己有机会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参考文献:《学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