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子遹
陆游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白话译文:我年轻初学写诗的时候,只知道追求诗句工整,修辞华美,总在字句上下功夫。到中年写诗时,始所有悟,才逐渐窥察到宏大深邃的诗意境界,也就能写出一些好诗来,有如被湍流冲洗的顽石,显得奇特不俗。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有如数仞高墙挡在眼前,我恨自己领会不深,渴望而不可及。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也只能说到达了高墙的门边,至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就不值得一提了,即使是他们的扛鼎之作,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诗中三味。诗是六艺之一,哪能仅仅当作笔墨游戏呢?所以,你果真要学习写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深的学问,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示子遹》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公元1208年(南宋嘉定元年)为儿子写的诗,那是他已84岁,不久后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因此,将这首诗视作诗人的一份文学遗嘱,也无妨。
还有一个例子,幼儿园里孩子们玩跷跷板.如果一个人先上去,另一个人费劲都压不下来;要是两个人同时坐上去,很轻松地玩起来,一头上,一头下.
教育孩子也是如是.不能蛮干,看见孩子成绩不好,就找辅导机构.哪里不好补哪里 ,哪里就会提高吗?未必.小时候,经常帮父母干活,他们告诉我,干活要多观察,用巧劲.教育孩子,最好境界叫无痕教育.就是你把教育理念已经用在孩子身上,孩子没发觉.其实,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巧劲".
影响孩子学习的第一个要素是是学习者的心情.孩子如果心情好,家里氛围也特别好,孩子的学习效率很高.在儿子身上,也经常能出现这样的情形.
孩子很快乐,或是和爸爸一起背英语单词,一个单元很快就能过一遍;或是听写语文字词,情绪好,效率就高.这里情绪,只要我们家长没情绪,孩子基本没情绪.
但是,一直以来,我对于这种情景很不满意.当儿子躺在床上,去记单词.我的第一反应马上就来,做什么要有个样子,像个大爷似的,躺在床上,就能把大学考上?
多数时候,我心里不高兴,嘴上没说;偶尔我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儿子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刚刚,我听了李雪和尹建莉两位大咖的对话,知道那是我的第一反应,来自于我原生家庭的教育,我从小就是那样被教育的:坐有坐像,站有站像.当孩子不按我要求去做,我的原始按纽就启动,我就要发怒.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先要满足孩子的快乐,因为只有在快乐的心情下,孩子接受知识特别快.后面适当时候,把我的想法告诉孩子.学习应该坐在书桌前,而不应该是床上.
影响孩子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是专注力.这点,每一个家长都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懂得.能否保持好,这是关键.
儿子最近的专注力不是很好,这是我的观察.究其原因,是我的专注力不够好,经常引发孩子的躁动.和老公商量一下,互相监督,我们家长先做到.比如,仍然坚持少用或不用手机.
第三个要素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谁都明白.像儿子常说,为了中考,还能有啥兴趣,考啥学啥.话虽这样说,尽量引发孩子,走到书里,对知识产生好奇.
教育孩子,家长能做的地方很少,真的是"功夫在诗外".修行自己,学习成长,于无声处,让孩子有配得感,有自重感!
那就是你比你认识的自己最好还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