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报名参加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其中在《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一篇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练习:
“拿出一张纸,写下你最常说的一句话。
再去问问和你相处最多的人,在他们听来,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又是什么。
接下来看看,这两句话,和你的人生有什么联系。”
于是,我想了很久,想自己平时最喜欢说的话是什么。最后总结了三点:
1、差不多就行了。
2、管好自己就不错了,管那么多干嘛。
3、我不想现在这样,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改变。
然后我兴奋的找到两个最好的朋友,让她们帮忙找出我最喜欢说的话,包括口头禅。
闺蜜L说:“你最喜欢讲大道理啊,口头禅是‘我跟你说啊’,然后后面一大堆道理……”
我说:“我在做练习,要具体一点的。要不你就三选一吧。”然后我把自己总结的三点给她发了过去。
她选了1。
另外一个蜜友X,跟我无话不谈,她说我的问题在于容易想太多。但是她想不出来我喜欢说哪句话,后来她也选择了1。
看来,她们的选择跟我的是一致的。但是不排除我把“差不多就行了”放在第一项,间接的对她们造成心理暗示。
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差不多”这个问题上,我自己已经有所觉察。
二
曾经我很不习惯跟较真的人相处。我总觉得,对人对事差不多就行了,那么较真累不累?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很多。
我们办公室的主任姐姐,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之前我还未有察觉,直到有一次,我和她前后报名参加驾驶证考试。我就是抱着“反正规定三年内考完,时间还很长”的态度,并未放在心上,有时间了就去,没时间不去,每次还总是最后几个签到。在我心里,去早了也是等,不如晚点去,少练习一次没什么关系。
而她不一样,她在另外一个教练车上,她跟他提出要求,平时八小时上班没时间,只能抽出早晨空余时间练习。她很幸运,教练同意了。于是她每天早晨很早就去练车场练习,然后骑摩托车来上班,那段时间她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有一天早晨5点多,天还没亮,她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说要参加科目三考试,又困又饿又忐忑,希望顺利通过。
皇天不负有心人,尽管状态很差,她仍然满分通过。
再看看我,在她前面参加的考试,却接连挂了两次。第一次考试听说很多人紧张到话都不会说了,我还在心里偷偷嘲笑,不就是一次考试吗,至于吗?
可结果就是,紧张的人都通过了,我却没有。
第二次仍然如此。
第三次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再考不过就太丢人了。于是,我开始认真练习,全神贯注,不敢半点懈怠。结果,我顺利通过。
我既没有因为心慌而忘记打转向灯,也没有因为手抖而转错方向盘。我比自己想象中更能适应紧张的状态。
虽然我们最终都通过了考试,但是我从中看到了我和她之间的差距。她不会觉得“差不多”就可以,而是全力以赴。
是的,她认真负责的态度贯穿在她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我这么多年没有进步,难到不是因为我一直秉承着“差不多”的心态造成的吗?
三
我经常被别人称为“完美主义者”,但为什么我总是在做着“差不多”的事呢?这看似对立的心理状态同时存在,合理吗?
合理。
《拖延心理学》一书对完美主义者做了很深入的剖析,完美主义者会以达不到完美作为理由实行拖延,因为拖延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害怕自己付出最大的努力仍然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所以他们会采取拖延战术。试想一下,如果我做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没通过考试,我会觉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笨蛋;而如果我没那么努力,结果差强人意,我会自我安慰:这次失败只是因为我没有尽全力而已,如果下一次我够努力,我一定能够做得比任何人都要好。以至于后来自我安慰:算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差不多就行了吧。遗憾的是,习惯了退缩的人,很难再去努力争取想要的东西。因为潜意识的东西会决定意识,而意识决定行为。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差不多”背后的心理,才能对抗它、突破它、改变它。
所以即使闺蜜L并不理解我,她仍然第一时间帮助我完成了那个小练习。那也是一种潜意识的信任,我很感谢她。
稀里糊涂以为差不多的人生,其实差很多。
你将就着过生活,生活必将还你以将就。
从今天开始认真的审视自己,了解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原因,进而改变它,是我们突破自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