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来到诊室,如果医生手一摸,就能知道病的所在,那不仅患者会觉得神奇,同行也会折服。用以治疗,则事半功倍。
手摸心会本身是中医骨科的一个用语,讲的是隔着衣服和肌肉,可以摸到骨头的情况,手并没有直接摸到,但是可以用心体会到骨头有没有断裂、变形、受伤等。我把它引用到针灸的理论上来,实际上是说针灸的处方,不仅仅依靠辨证,更应该通过手摸并心会的方式,保证临床疗效。
手摸的方法,分为诊断和治疗两方面。我们通常会一步到位。
如果一个感冒的病人来了,鼻流清涕,而且似乎挺严重,如果你辨证为风寒感冒,恐怕很多针灸医生要选迎香穴这个穴位。但是,如果迎香穴压痛不著(正常人这个穴位也有比较强烈的压痛),而且没有条索状反应点,没有硬结,没有色素沉着等,那取迎香穴效果就不好。如果太冲穴有,那么尽管太冲穴在治疗鼻部症状的问题上没有迎香穴接近,也要优先取太冲穴。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完成望闻问诊并切脉后,有个初步辨证。在这个辨证的基础上,有一些可能的经络和配穴。上例中,风寒感冒中鼻流清涕,可能的有肺经,膀胱经,任脉,督脉,大肠经,三焦经等,这些经脉上并不是每个穴位都能治鼻,那么就筛选出候选的穴位,比如迎香穴,印堂穴,上星穴,通天穴,液门穴等,这些穴位都有治鼻作用。在候选穴位中找阳性反应点,条索、压痛、硬结、色素沉着,有则下针。
在有阳性反应点的穴位中,有一个是最明显的,那是病灶的中心,其他的阳性反应点,扎了以后也会缓解,但不能很快治愈。当找到最大的阳性反应点时,针一下去,病人会觉得有清洁工在清洗自己的鼻子,非常舒服。疾病也会很快治愈。如果三次完全没有好转,则需要反思,也许是思路错了。需要及时改进思路。
那么有人会问,有些穴位本来就有压痛,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压痛和有问题的压痛呢?区分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是对称的穴位,那么两侧穴位都按一按,如果有一侧特别痛,那么该穴位就是阳性反应点。如果两侧差不多,就不是阳性反应点,因为即使两侧经络同时堵塞的话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不是对称的穴位,比如任脉督脉的穴位,那么就在同样的经络上取周围皮肤进行点按,比如说按了关元穴,那按一按关元穴周围直径一寸的范围,如果周围也有,那说明就是反应点,如果没有,那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