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匠人第38篇原创文章)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程维
灭掉摇摇,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喊战美团,对打摩拜;好战的程维在“炮火连天”的商场不断扩大滴滴的边界。创业5年,从0到3640亿,程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前天写美团的王兴,昨天写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今天是“TMD”的滴滴程维。作为互联网领域的新三巨头,滴滴创业最短,市值高于美团和头条;也被外界普遍看好。
2017年底,滴滴宣布新一轮4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投后市值560亿美元,超越Uber。程维的滴滴将专注AI建设和智慧交通,通过国际化的运营与合作,引领全球交通与汽车行业的变革。
创业5年,市值3640亿,4.5亿注册用户、1000多座城市、2500万日活、上万名员工;程维和柳青近乎疯狂的将滴滴布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谁曾想到5年前,程维还在小区发传单为滴滴宣传,被出租车司机认为“骗子”,凭什么程维在短短几年内把滴滴打造成出行领域的独角兽?
创业维艰,互联网解决出行
在创建滴滴之前,程维在阿里支付宝工作,北京杭州两地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耽误飞机。有一次江西老家的亲戚来北京,定了在7点王府井附近吃饭,结果他们5点半来电话告诉程维在打车了,等到8点打电话让程维去接他们。
通过自己切身的痛点,程维开始有了创业的想法,搜集各种资料,咨询周围的朋友,所有人都说不靠谱,所有人不看好的项目也许正是机会。程维没有直接辞职,而是在阿里继续待了9个月;线下研究出租车市场,做大量用户调研后,程维决定从支付宝辞职,创建滴滴快车。程维意识到互联网是解决出行问题的契机。
开发软件和线下找司机成为摆在程维面前的难题。程维在阿里偏线下运营的经验可解决线下找司机问题,可开发软件这种技术活需要寻找到靠谱的技术合伙人。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组织团队开发,要么外包。程维也不懂,当时就觉得,找团队挺浪费时间的,不如直接找外包。看了好几家,其中一个自称E代驾是他们做的。
2个月后,对方交付产品时,完全不能用。对方说,50%的几率可以响了,就是说用户呼叫两次,司机师傅那里可能响一次了。因为当时没办法,又着急上线,程维就跟对方说,能不能再改进一下,75%能响的时候在上线。
如今,美团也进入了快车领域;可早期程维曾拿着上线的滴滴给当时市值300多亿美元的美团创始人王兴看,王兴只抛下两个字:垃圾。
当程维由一个想法开始起步时,在阿里工作时的领导王刚投资了70万,陪伴程维走过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日子。后来,资金用完了,王刚又投了几十万:“这是我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宁可后面不投其他公司,也会扛下去。”直到几个月后,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通过微信找到程维,一拍即合,完成A轮融资。
程维打价格战,不断烧钱,滴滴需要持续进行融资。马化腾专程请程维吃饭, 1500万美元投资程维。
马化腾不仅仅在资金上支持, 2014年,微信为滴滴出行开放流量入口,滴滴用户已经超越1个亿,日均单超过500万单。2015年,在微信等腾讯流量的支持下,滴滴在订单量上成为国内第一大智能出行平台。
柳青是程维背后的女人
柳青可谓程维创业路上最好的知己,也是最好的合伙人。如果没有柳青,共享出行活下来的未必是滴滴。
2014年6月,在北京上地的一家餐馆里,时任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的柳青和程维谈高盛想投资滴滴,估值谈不拢,最后还是失败了。
柳青随意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
无意间的气话,程维当真了,当即发下狠话:“滴滴的一半工资是你的,剩下的才是我们大家的工资。”就这样,对程维的欣赏以及对中国未来出行市场的看好,柳青放弃了高盛的优厚待遇,加盟滴滴出行,并且最终成为了滴滴出行总裁。随后12月帮助滴滴完成了F轮7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史上最大的融资之一。
柳青给滴滴带来了国际化视野,滴滴开始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
当滴滴和快的之间的补贴大战爆发,两家公司每个月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烧钱补贴用户,程维说签字批钱的时候手都在抖。柳青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子为滴滴和快的牵线,促成合并。
朱啸虎曾说:“柳青最开始希望撮合滴滴和快的合并,因为她和腾讯、阿里双方关系都很紧密,如果能够撮合成功,她可以代表高盛以一个很好的价格投进来。滴滴和快的在2013年的第一次合并谈判,就是由柳青主导的。”
合并快的: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如初
2015年情人节,持续了近两年的打车补贴大战将告一段落。滴滴和快的宣布战略合并;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当时滴滴快的只是在出租车和专车方面领先,但在整个出行领域还有很多可做的业务,比如快车、顺风车、豪华车、代驾、公交、自驾租车等业务。这也需要足够多的人力和资金支持。
在专车领域,快的、滴滴都不具备优势,虽在进入时间上早于神州,但车源方面明显不及神州的资源优势,在用户、订单方面仅略优于易到。
如果易到、神州后续发力,滴滴、快的打价格战时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所以合并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通过合并,可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双方的用户将进行共享,竞争力得到提升。
合并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市场议价权。通过几轮总额高达几十亿元的融资,以及两年多来的烧钱补贴大战,滴滴、快的包括投资方都在试图找到节约成本、提高营收的通道,因而合并就是一个手段。
在滴滴和快的合并大会上,程维说:“我们完成了一件互联网历史上都没有人做到的最成功的合并,因为互联网历史上还没有竞争到这种程度的对手完成了合并。”
收购Uber中国:相杀相爱,出乎意外
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与Uber的合作,将让整个移动出行行业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为解决城市的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贡献力量。
为争夺中国拼车市场的霸主地位,滴滴快的和Uber一年要烧掉逾10亿美元,大量的资金被用来奖励司机和吸引乘客。两家公司都力求在中国拼车行业新规出台前站稳脚跟。
激烈的烧钱大战使滴滴亏损3.05亿美元,快的亏损2.66亿美元。Uber中国过去一年补贴达到20多亿美金;可滴滴快的订单量是Uber中国的7倍。
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
前几天,滴滴获得超过40亿美金的新一轮融资,估值已达到560亿美金。超越Uber。
喊战美团:昔日兄弟战场见
程维和王兴是昔日好兄弟,都是马化腾的左膀右臂。多元化布局的王兴为了打造连接人与服务的生态,开始布局出行业务。
当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后,滴滴本以为可以结束出行补贴价格战,使共享出行走向正规;万万没想到的是,滴滴正筹备国际化,美团这个意料之外的敌人打破了出行领域的宁静。
2017年初,王兴正式宣布美团在南京进入网约车试点。刚刚结束百车大战,美团又引爆了第二次出行大战,这次对手引来了蔚来汽车、首汽约车、摩拜、神州,而这次不仅仅指向网约车,从新能源到无人驾驶,这次战争好像是一场汽车产业革命,都想掌控城市出行的话语权。
美团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服务美团用户看电影或吃美食的出行;美团在南京试水期间抽成8%,如今推广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以“零抽成”来对抗程维的滴滴。
网约车之争,美团有先天的流量优势和线下推广运营优势;美团在前期通过补贴的方式服务美团用户,美团基于位置的服务,美团打车为美团生态链服务。
王兴认为商业竞争的格局是动态的,并没有所谓的终局,竞合关系将成为常态。王兴觉得现有网约车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在滴滴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美团还要进军网约车市场。
程维经过了滴滴快的、滴滴Uber的两场补贴大战后,又斩获了顺风车、代驾等细分业务,滴滴基本掌控了国内出行领域的话语权。面临昔日好友的挑战,程维称:尔要战,便战。
滴滴美团之战再次引爆出行市场,正如程维谈到多一个竞争者而已;好战的程维在经过灭掉摇摇,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后不惧怕任何竞争对手,对于四处树敌的王兴同样如此,在经过百团大战、合并大众点评、外卖大战后,成就了恋战的王兴。
收购小蓝 :对战摩拜,布局短距离出行
2017年底,共享单车本可以结束“百车大战”;在摩拜与ofo合并谈判上,ofo的戴威和李斌均赞同两家合并;但作为ofo大股东的滴滴想合并后的新公司由滴滴派驻管理团队主导,摩拜与ofo双方创始团队都拒绝接受这一方案而搁置。
阿里、腾讯和投资人均赞同摩拜和ofo合并,以结束高成本争夺,合并成国内最大的共享单车品牌;滴滴却阻碍摩拜与ofo联姻。
在ofo和摩拜合并失败后,滴滴收购小蓝单车,推出自有品牌青桔单车;开始在多个城市布局共享单车这个线下入口,加码短途出行。
如今,唯一能控制滴滴的就是政策,毕竟一二线城市单车投放过剩,政府禁止新投放。在政策方面受阻后,滴滴上线共享单车平台,程维试图将ofo、小蓝、摩拜、哈罗等共享单车全部接入,提供统一的入口;将市面上的共享单车一网打尽,这是程维的野心。摩拜和ofo不会眼睁睁看着把自家的流量全部交给滴滴。
程维在经过灭掉摇摇,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成为了国内当仁不让的互联网出行第一平台。覆盖了网约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公交巴士、整日租车、分时租赁、代驾等所有汽车出行场景。
滴滴已经买了支付牌照,布局金融板块;也在研发自己的地图产品和服务。布局共享单车业务,是滴滴布局全出行领域的关键一环;建成基于出行的生态型平台。
好战的程维梦想的出行生态世界也许才刚刚开始,滴滴的边界在哪里,程维也许都也在摸索;说不定未来的滴滴会在火车、飞机领域实现共享。也说不准程维会像埃隆·马斯克一样建造猎鹰火箭一样,在未来实现火箭共享,实现每个人的奔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