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和有意思

既然我们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那我们日复一日所上的课,也就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老师了。

今天的语文课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是一篇议论文,而且行文的顺序总感觉有点乱,对于考试来说也是可讲可不讲,若是过去,我可能就放过去了,可是今天,我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备了课,就像我从没有教过一样。我要从这样的议论文里带给学生一点“意思”和“意义”。“意思”是给孩子们缓解一下一天的劳累,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天的最后一节,没有一点意思,上这样的议论文着实无趣。“意义”是想给孩子们的心灵注入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上过之后,尽可能的留下点什么,收获点什么。

反复读几遍课文,进行几度批注思考过后,忍不住读了君姐的设计,受君姐的影响,又添加了一些内容。无论是找内容的过程,还是上课的过程,都愉快极了,笑声情不自禁。这绝对是真的。

课堂是这样的:

上课前5分钟进班,看小品《卖担架》《卖车》里带有脑筋急转弯的片段,久违了的笑声爽朗极了,真是心扉通透。(本山大叔的小品我就是很喜欢,虽然有人说他在瞎忽悠,缺少尊重,可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啊。)

看罢之后,学生前仰后合,立马精神四射,眼睛亮起来。

师:看这些脑筋急转弯,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都怪材料发早了。)

课堂就在这样的愉快声中开始了。

为了结合积累,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开始讲故事:

有一次,苏格拉底上课,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鲜亮的苹果,问:“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闻一闻,我们的空气里飘着怎样的味道?”

“我闻到空气里有一股苹果的香味。”一个学生迫不及待。

苏格拉底举着苹果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又问:“同学们,一定好好闻闻啊,现在咱们呼吸的空气里是不是有了不同的味道?”

“是的,是的,是苹果的味道。”

这一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

但苏格拉底发现一个学生在沉默。走过去,问:你没有闻到苹果的清香吗?

那个学生站起来,回到:“可是老师,我真的什么味道都没有闻到。”

苏格拉底拍拍这个学生的肩膀,对其他的学生说:“同学们,他说的是对的,我手中的苹果是蜡做的。你们怎么可能会闻到气味呢?!”

那个坚持没有闻到苹果气味的学生就是柏拉图。

柏拉图是亚里斯多德的老师。有一次他在讲对“人”的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亚里斯多德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又是一节课,他将一只公鸡的毛全部拔光,立于众人面前,和老师开了一个玩笑,说:看,这就是老师的“人”。

其他同学批评他不尊重老师,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故事讲完了,你听出了什么?

生1:学贵有疑。

生2: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生3: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生4: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甚至一分为三为四地去看。

生5:想起笛卡尔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然后进行下一个环节,20分钟时间,学生们带着这样的想法根据预设的题目读课文,自学,做题。全当这是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

从巡视的结果看,效果很好,学生们投入思考做题,然后梳理讲解。

最后,看积累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生平简介,经典语录。也是本周每节课15分钟的读背内容。

整节课节奏紧凑,时间过得超快。既轻松又紧张,既有意思了,也有意义了。

附上内容:有需要的可以复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梳理字词:

根深蒂固: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很勤勉,不知疲倦。汲取:吸取。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坚持不懈。

止步不前:停止脚步不往前进,比喻不对事物做更深的研究。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2、读课文,思考:

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要做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作者是如何来证明要创新必须要具备这些要素的呢?试概括事例。

文章为什么要从图形的问题谈起?

文章最后一节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最后一课》,回答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哲学家摇摇头。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________;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________去占领它。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4个字以内)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经典语录: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当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两个条件。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世上只有一种善,那就是知识,也只有一种恶,那就是无知。

你自己就是一座金矿,关键是看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经典语录: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有理想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成功的唯一秘诀,是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至善方能至美。善就是灵魂的和谐,善包含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就看他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力量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的一块面包去换一多水仙花。

亚里斯多德:(约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典语录:

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对谁都是朋友,实质对谁都不是朋友。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正是因为它,人们才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看重复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情,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因此所谓的卓越,并非指行为,而是习惯。

                          12月4日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099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73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229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70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27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35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37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9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9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30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1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49评论 3 31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5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1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90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06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04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