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学习新知识,只追求数量。比如,我读了多少本书,我看了多少篇文章,我做了多少笔记…
甚至还有很多人遇到新知识只是把它们保存起来,或者一键收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些都不是知识管理,充其量只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知识管理的本质应该是——收集和整理知识,有效率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
古典老师把知识管理形象地比喻成“两步半上篮”:
第一步:接球,拿稳球——收集、整理知识
第二步:调整动作,准备上篮——提取、整合知识
最后半步:投篮,命中——形象化、表达知识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古典老师列举了常见的三大误区:
一是把印象笔记等知识管理工具当知识管理
很多人把各种知识管理软件的使用,当成了知识管理,是犯了“把书架当成书,把藏书当成有学问”的谬误。
利用知识管理软件把好的知识保存起来,这没有错,但这仅仅是知识管理的第一步,还有2个动作你没有做——你什么时候读?用的时候怎么提取、提取的产出是什么?
不过也有聪明人这样做——
他们订阅要研究的领域的所有头部公众号,但是他们并没有每天去学习所关注公众号的文章,而是在做方案前,从行业高手处找到“关键词”以后,再去搜索,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阅读学习后直接做成文章。
心理学家、《心智探奇》的作者史蒂芬•平克说—— “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
恰好对应的就是知识管理的收集知识、整合知识、呈现知识三个步骤。
二是把思维导图等记忆工具当知识管理
古典老师认为:大部分手绘的、过于精致的、花花绿绿、让你成就感爆棚的思维导图,是一个好的记忆工具,却是糟糕的知识管理工具。
主要有三个原因:
1. 不便搜索:如果当你要提取知识,就发现手绘的图并不方便——不能搜索,不能互相链接,甚至不好保存。
2. 不利传播:而作为知识产品的输出,手绘图往往只能让人觉得“woo,好好看,好用心”,但是个性化的表达并不利于传播——我大部分时间无法直接看图理解内容。
3. 不好整合:明天我们会提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树状结构的;更加重要的是,真正系统地输出内容,需要整合很多张脑图的知识,这意味着脑图们需要分拆然后整合,手绘做不到。
其实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托尼·博赞在电脑不发达的上世纪70年代时候提出的,任何方法都有时代的局限性,现在最好的方式也许是要么把头脑风暴和记录的手绘图整理成电子版的,要么直接用软件记录和传播。
这是第二个误区——晒笔记很好,但千万别把“特艺术特有成就感的知识记录”变成了知识管理的终点——知识的功能性远远比炫耀性重要——别忘了,要极其功利地读书。
三是把写作、讲课等当成了主要的知识输出
那么,是不是阅读、整理、整合然后写成文章、课程输出,就是唯一的知识管理路径呢?
并不是,知识管理并不是内容生产者、研发者或者讲师的专利。而是每个学习者都需要学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输出方式有: 内容、技能和判断。
1.输出内容
写作和演讲的确是常见形式,但除此之外,知识的输出有非常多的形式:
比如产品设计新思路的PPT、开会时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两个人之间有启发性的谈话,哪怕吃饭时的一个段子……你可以用很多形式输出不同的知识。
2.输出技能
知识也能转化为技能,比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的上升,你更加知道如何搞定某类客户。
3. 输出决策
很多人听完课以后,决定投身某个领域。刘备见完诸葛亮,决定三分天下,这也都是知识转决策——投资者做最多的决策,所以他们学习也最勤奋。
作为知识管理的最后一步投篮,写个爆文,做个IP属于扣篮级别的——你没必要一上来就扣篮,你可以选择很多形式。
对于职场人士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输出习惯就是——复盘
很多人做事情靠状态——好的时候无往不利,糟糕的时候一塌糊涂。他们其实就是缺乏持续的知识输出。 成功就是找到幸运但是低概率的事,变成知识,并高概率地重复。
对于职场小白来说,与其总想着写文章大火,不如自己积累身边的做事的知识——老事情写文档,新事情做复盘。
攀岩者会在岩壁上打下钉子,让自己即使失手也不会自由落体。知识就是时代攀岩者在不确定的岩壁上打下的钉子——输出知识让我们更有勇气,更有效率,不用担心从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