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聊天,惊喜地发现,我们之间持续对话的时间在不断变长。
我了解到她这一天以及近日将会参与的活动,知道了她今天跟谁玩了个什么样的游戏,更为重要的是我“看见”了她的情绪。
因为思念出差在外的我,在舞蹈课上,学了一首《亲爱的爸爸妈妈》,闻歌生情而哭泣,最后只能提前退出课堂。
她告诉我,她没有记住后面的歌词,不能唱这首歌,因为一唱就想哭,最后问「妈妈,你不能只出差一个星期吗?」
她没有跟以前一样因为思念一个人而放声大哭,虽然声音中带着哭腔,但后来也平复了。
她开始直面自己的情绪,试着去表达,尝试接纳自己。
之前有一次早晨,因为赶时间,我忽略了她要自己开单元门的需求从而引发了情绪的爆发,我是焦虑,她是失望。
我选择了冷处理,不顾她嘴里的埋怨,牵着她的手快速的走,直至她喊出「我受不了了,妈妈你能不能不这样啊」,我才意识到我的冷漠和严肃给她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我蹲下来,拥抱她,用手抚摸她的后背,她才哇的一声哭出来,片刻后,她告诉我,她的眼睛很痛,痛的受不了了,希望我能允许她不上幼儿园,哪怕跟着我去办公室也行。
我向她道歉,为我的忽略与匆忙,为我的冷漠与严肃。她接受,并最终去了幼儿园,只是希望我放学时能早一点接她。
在处理情绪时,我们都是孩子,我们都要学习。
很多时候,孩子比我们更加宽容大度,他们无条件的爱着我们,但我们却总是带着功利性的爱对待他们。
孩子的成长是内在驱动型的,有时候是悄无声息的,有时候却是肉眼可见的速度,也许一转身,她已经走在了你的前面。作为父母,能做到的只能是陪伴、尽可能的加一些正确的引导,更好的方式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