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条名为#多省文科分数线比理科高五十多分#的标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2019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陆续出来,多省文科分数线比理科高五十多分,辽宁更是高出了113分。
看到这条新闻,有些网友表示,“难道国家不需要文科生了吗?”
在新闻下的评论中,有很多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辩论”。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看到这条新闻和评论时有一些生气。事实显示,文科录取分数线比理科高很多,录取比例比理科低很多。所以一些文科学子感到不公、愤慨、难过。
但是我生气的原因在于一些言论。有人说:“文科背背书就行,没啥技术含量,不像理科,还要动脑子。”
“你们学文科的,不就是因为理科太差太难只能去学文科了吗?”
“学文科以后能干啥?没前途。”……
诸如此类的言论不胜枚举。有人会觉得,这些话是网络上一些键盘侠为了引战而言,又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
不幸的时,我身边就有一些理科生持有这种观点,作为一名文科生,明里暗里没少听到一些难听的话。
我相信,一部分文科生的确是因为理科成绩不好而选择文科,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真正喜欢文科才选择。
初中时期的我就很喜欢背宋词唐诗,每一次读起这些,就感觉自己穿越了千年,和古人对话交友,读一些佳词妙句让我觉得满口生香。
小学三年级时,我就想好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我想要成为一名老师,那时候只是因为被老师打手心,觉得很难过,不喜欢那个打我的坏老师,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
就这样,初中、高中、文科、师范,我一步一步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路上,我越来越喜欢语文里的诗词风月、政治里的条例法则、历史里的朝代兴衰、地理里的风土人情。
高中文理分科时,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理科,有一些在文理科摇摆不定的同学也在家长的劝说中选择了更好就业的理科。
韩愈在《师说》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确是这样。
我喜欢经济政治文化,但是我也对化学生物数学感兴趣,我喜欢李白苏轼,也好奇“薛定谔的猫”,我热爱散文小说,也思考过“费米悖论”。
在我心中,文科可能更加需要感性思维,理科更加需要理性思维,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
我佩服理科学霸,他们能研究出那么多不可思议的成果,但是我也佩服文科学霸,他们一些思想和观点让我拍手叫好。
但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我身边响起,当我说地理有点难时,就有人跳出来“不就是背背书吗,就这还难?”当别人问起我的专业时,就会接着说上一句“你这毕业了能干啥?当老师?没前途。”我感受到了很多人对于文科的不屑一顾甚至歧视。
评论中有一条言论更是让人愤慨:“国家需要大批量的搞科学的人才,而不是耍嘴皮子,诺贝尔奖只是物理和科学,从一个方面来看,国家前进,还得多培养理工生。”
我被这条言论气笑了,也为这位网友的无知感到可悲。诺贝尔奖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有些文科生的确心思过于敏感,文科班内部有时的确像一部宫廷大剧,但是有些理科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优越感,看不起文科。
文理科特点不一样,理科学霸和学渣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因为理科答案是固定的,所以有的人是满分,有的是零分。文科答案不固定,思维较活跃,学霸几乎不可能考满分,而学渣也不会考零分,文科好拿分,但是很难拿高分。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文理科分数线的差异,分数线的差异不能代表哪一科就更被需要,更优秀。瘸腿的将军走不远,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繁荣的过程中,文理缺一不可。
科技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假设我们处于一个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生活质量非常高的环境,但是公民文化素质不高又有什么用呢?
讨论文理科哪个更好的,就像在争辩南方北方哪一个更好一样。觉得理科呆板无趣的人一定没有远见,觉得文科简单无用的人也一定没有多少文化。
文科和理科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用处,不能简单的就拿来比较。希望文科生不要对理科充满恶意,理科生也不要看不起文科。
谁不是寒窗苦读几十载,努力拼搏为今朝?文科生很赞,理科生也很棒,只有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认为某一门学科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