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别浪费两千年的梦

如果它们可以听到人们的感谢,就真的太好了


大家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读书日在今年已经又画上一个句点。虽然一家家书店正在互联网日复一日的狂欢中变得鲜有人问津。但在这一天,人们都记起了读书这件事,为它摇旗呐喊。

这是“书”的大日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庆祝。环顾家里的书,几本看到一半没合上就堆在床头,几本看到好句子却没有笔头在身边就随意地折下一个角。想到古人读书前要“焚香净手、端帽正衣”,如今虽然没有如此繁琐的仪式,但对书的敬畏也是忘记了大半。

我在想,世界读书日到底在号召什么呢?

说到底,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非不可向迩,高不可攀,读书这件事,更像以水解渴,以歌解忧。但在这一天,读书二字好像一下子变得震耳欲聋起来。是觉得时间荒废,好像有所亏欠吧?我也喊了几嗓子,觉得脸红。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门可罗雀”这样的成语出现在我们的时代,用在爱书人卖书的小房子里,总是让人痛心的。

许多人眼中只是用来读书的中文系也因学生毕业后难就业,工作薪水不高而常使人望而却步。在我看来,文学一类的学科,更像是一门无法判断所得的玄学。需多年如一日的努力,加一些幸运得来的天赋,才能勉强窥得冰山一角。于是,许多人貌似辛苦的读完书,就立刻为这“无用”增加了佐证。“中文系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句在听到的时候,也没有人会觉得奇怪。

我虽然热爱,但贪玩又懒惰,且无天赋可倚。以致学业不精,毫无所长。面对质疑的时候,也只有哑口无言。

一腔热血是很廉价的。很遗憾我也辜负了它。可是,如果凡事都要问问有没有用,那活着也太累了。若质疑中文系并无赚得银两之长,不如反省自身是否热爱所学并潜心于此,再去衡量谁与谁相负。

我看着书柜里现在被整齐码放的书。如果它们可以听到人们的感谢,就真的太好了。

我喜欢读年代久远的书。从时间穿越过来的那些文字,是经无数人认可的生活情趣,是被读书人的眼睛筛选过的价值观。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谁的话都不爱听,而拿起一本年纪很大的书,就心甘情愿的让它分分钟教自己做人。

这也许与一个名为“文学阙值”的观点有关。古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平铺直叙,我们便能想象出伊人顾盼生姿,生出许多怜爱。而如今再以如此笔法构建,便觉索然无味了。

不知道大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选书的。古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今有“听过好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的电影海报。

韩寒、,后会无期》海报

不把读书的时间浪费在读书上,也是一门大学问。

我觉得有个读书人说的很对。他说,要“读经典,成体系”。这位读书人在一个三口之家里的学识最为渊博,这个人就是我爸。

阅读经典的好处无须赘言,但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总会有一些超越时代的东西,一生都陪伴你。

如同童年时就会读的童话《小王子》。小时候,读到小王子最后像树叶飘落一样轻轻倒下便大声哭了,小时候看到了死亡;长大了一点,尚未看到小王子死去,在他决定从容赴死的那刻便难过了,便可明白爱与责任;如今再读,小王子还没到达地球便看不下去了,“我认识一个星球,上面住着一位红脸先生。他从来没闻过一朵花,从来没有看见过一颗星星,从来没爱过一个人。除了算账以外,他从未做过任何事。一天到晚,他同你一样,老是说:我有正经事要做,我是一个认真的人。他自以为了不起,他简直不像人,他只是个蘑菇。”

哦,原来这不是一部童话。

我觉得我爸说的很对。于是一直以此为基础列书单。如果你同样认可“读经典,成体系”的选书原则,不妨一看以下推荐的两种方式。

1.最庞大,最权威的书单——《中国文学史》教材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这本《中国文学史》是中文系学生的大学教材,全四卷,加起来有点厚。毕业前大家纷纷在学校里摆摊卖书的时候,只要有中文系的学生愿意卖这套书,基本随拿随卖一口价。

这套书虽为每个中文系的大学生考试前的撕心裂肺贡献了很多力量,但它读来并不枯燥。文学的百变面目与动人魅力,以及与时代环环相扣的魅力娓娓道来。从先秦至今,历经20余个世纪的文学发展历程浓缩成四卷,可在其中占据一定篇幅文字的文学作品是一定值得看一看的。

而且,以教材作为自定义书单依据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如果你毫无头绪,按教材依年代编写的方式按年代选书阅读,顺流而下便顺理成章。如果你已有热爱的领域,使之丰富更是轻而易举。同时,教材的本质是理论的合集,它一字一句都在告诉你,为什么是这些文学作品,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书活着的年龄比我们要久好多,少女总列这样的书单会被误以为是老男人。(比如我)

2. 听你喜爱的作者的话

每一个被人喜爱的写作者,都是一座或大或小的图书馆。了解他,便能知道他令人称道的观点,或是你喜爱的文风,是从什么地方拽了一笔。

文学是传承的艺术。一个作者像一个水源,无数条水流蜿蜒,向前是浩瀚大海。

其实,只要找准了自己的兴趣,摸准一条线一头扎下去,就不会在选书的问题上耽搁太久。

最重要的是,对于“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身体力行“汗牛充栋”的我们来说,列书单不难,认真看完才是真本事。

卷帙浩繁,学无止境。我们的生命,却只有区区几十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05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4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7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76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1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5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78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2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18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47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502评论 9 209
  • 九型诸子:纵横家∩兵家=主人∪有魅力的人 文/似或存《九型诸子》 《鬼谷子》是一部神秘的书,鬼谷先生也是个神秘的人...
    解放者_知乎阅读 988评论 1 6
  • 讨论讨论生活吧,(愿望、梦想、幸福),我们还不如说是我们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们为什么而活,想要怎样活和现在我们...
    tjt852阅读 280评论 7 5
  • 作者:佚轲 笑看天上人间 愁思何处寻 一枝参柳送别愁 年年盼君何时归 惯看秋月春风世人情 一壶浊洒欲相逢 年年江流...
    佚轲阅读 125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