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音
【原文】:
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不御莫大于太虚,故必知廓之,莫究其极也。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所从来而后能。
【译文】:
天上的光明没有能够超过太阳的,所以用眼睛看到的太阳,我们并不知道它离我们有几万里的高度;天上的响声没有能够大过雷声,所以我们用耳朵能够听到,但是也不知道它离我们有几万里远(眼睛和耳朵见闻的范围太小,太虚之中还有更多看不到听不到的);天的无边无际没有阻碍的范围没有能大过宇宙的,所以一定知道要有所放大,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来感知它的没有极限,人们最大的错误就是经常用耳朵来听、用眼睛来看,并且把它们全部储存到自己的心里,使心背负很多的不是真实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不能使自己真正穷尽自己内心的作用(心里装的全是眼耳见闻到的外物的信息,时刻都不停息,不知道原来自己的真心是自己能见能听的,不用借助眼耳),因此那些思考怎样能够使自己的心量放大,能够找到自己本心的人,一定知道心是从哪里来的然后才会发挥本心的能动作用(心只有放下外在的一切物象就能还原,心的来源离不开天性,心只有顺应天道运行规律才能发挥作用)。
【原文】:
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
【译文】:
耳朵和眼睛即使因为本性的能见能听而使它们成为承载用具,但是只要看到和听到外在的东西能够和自己的本来具备德性的内在之心能够统一,那么这就是开启自己内在智慧的首要途径(这也是外在天赋的德能与内在所存在的天性相统一,内外一如,也就没有眼耳的小见与心的起浮不定了)。
【原文】:
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谓因身发智,贪天功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民何知哉?因物同异相形,万变相感,耳目内外之合,贪天功而自谓己知尔。
【译文】:
成就我的身体的是天的两种气体的神变功能。不能理解需要开发自己先天的德能本性来成就自己的身心,而自己却偏执的认为要靠身体不断地劳苦实践来开发圣人的智慧,这就是贪图天德的功劳而要将它变为自己的小智小慧,我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否能真正得到智慧(天的德能原本存在,只有舍弃自己小我的认知才能获得大的智慧,如果劳苦的践行圣人的言行,而不愿舍弃自我的眼见耳闻和心想,那么就很难得到圣人的智慧)。人们怎么会理解呢?因为物体之间都是依靠相同和差异的形象来靠人们认知的,身体当中不断的发生各种气体运动的变化以此来相互感应发生作用,而我们用耳朵听到的、用眼睛看到的已经与心能相互融合了,即使我们已经达到了与天的本心本性和合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仍然在遵循着天的客观运行的法则,我们只是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不能认为自己得到了天的智慧,而起任何小我的私心(我们的心放下外在的物象越多,我们与天性便能合一,使内外都会如一,这时我们心量越大越不能起贪婪心和贡高心)。
【原文】:
体物体身,道之本也,身而体道,其为人也大矣。道能物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于身,则藐乎其卑矣。
【译文】:
能够体察万物和自己的身心关系,这就是阴阳之道的本源,由体悟身体的变化能够体悟到道的运行规律,这样的人也就有了一定的境界(修养境界越高,人的体悟能力越强要使自己的身心顺应天道发展变化)。因为道能够统领我们的身体运行所以它才显得大不可及,如果不能统领我们身体的运行规律,那么身体就会发生病变,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与道的高大同行呢?就会显得渺小与卑微(道是统领着身心变化的,如果身心没有道,那么就会生出各种疾患,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天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