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养”到“精英”的教育转型,美国家长反思了什么?

【香知蜜读909】  2018/06/11  星期一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张释文

“放养式教育”的源和修正

其实美国对“放养式教育”的反思和修正,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真正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人的教育观念在过去六十年里经历过两次巨大的转变,每一次改变都是因为儿童心理学和脑科学发展出了新的成果。安妮特洛罗(Annette Lareau)将这两次教育观念的改变命名为“自然放养型(natural growth)”到“精心栽培型(concerted cultivation)”的转变。

自然放养型教育兴起于二战结束时期,1946年,著名的儿科专家斯波克博士出版了一本颠覆传统教育观念的书:《Baby and Child Care》,这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书一起,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

斯波克博士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放养式教育”的观念—父母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要提前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总之,要相信孩子。

但同时,书中也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例如要制定明确的纪律—态度要坚决,特别是在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上。不要给孩子讲太多的理由,不要用他理解不了的思维去引导他…….等等。

这种放养式教育本意是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发展,不压制孩子的天性和爱好,是一种放轻松的教育理念。

但是在美国盛行了几十年之后,逐渐被简化成了规矩+大棒的模式:父母不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把孩子交给学校之后,就让他们完全靠天分和运气来成长,父母很少主动和学校配合,也很少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但很注重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制定的规则,一旦违反就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放养式”到“精英栽培”的转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种规矩+大棒的“放养式”教育首先在美国中产阶级中被摒弃,新一代的父母开始转向“精心栽培型”的教育模式。

“精心栽培型”的教育模式,要求父母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深谋远虑为子女做教育投资,并且很早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社交技巧和文化素养,密切关注孩子的发展,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在社区中的表现,合理挖掘孩子的潜能。但同时也更注重父母和孩子的平等关系,当孩子与父母观念不一致的时候,父母应采用平等对话而不是粗暴惩罚的方式。

另外,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爸爸妈妈都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家庭生活中,在日常生活里与孩子多交流。这种教育方式也被社会学家弗兰克弗斯腾伯格称为“推进式教育策略”:在平等、善意的环境里激发孩子的潜能。

可以看出,在美国社会的语境下,“放养式教育”中父母的态度是被动的,甚至是有些冷漠的,对子女的关注集中在纪律、服从方面。

而“精心栽培型教育”模式中,父母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的关怀、平等的对话,这些是教育的基础。这种模式“致力于培养独立、自主、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

所以,在美国家庭教育中,对“放养式教育”的修正,并不是给孩子报更多的课外班,或者给孩子布置更多的家庭作业,让孩子承受高强度的课业压力。而是更多平等的对话,更多主动的关心,有意识的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比如为孩子读书的频率),有意识的训练孩子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比如带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区事务)。

就连“虎妈”蔡美儿本人,在面对杨澜的采访时都表示,不能想象中国的孩子每天要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学习到五六点,回到家后还要继续做作业。她说“如果我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一定会调整我的教育方式。”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放养式教育和精心栽培型教育,在美国呈现出了明显的阶级划分。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更注重精心栽培型的教育,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则更偏爱放养式的教育。

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说:“脑科学的最近研究业已证明,父母越是贫困,教育程度越低,在社会上越孤立无援,则他们就越可能对孩子更严格,更苛刻。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父母自己也承受着生活施加的习惯性高压。”

“精心栽培型教育”需要平等的关系

当我们对放养式教育的修正是给孩子报越来越多的课外班、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课业压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高强度的压力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些什么?

其实早有科学研究表明,压力会导致身体内部处于高效运转的防御机制之下,儿童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大脑的发育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造成器质性损伤,具体会表现为很难集中注意力、很难控制冲动的行为,也不太服从管教。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如果成长于高强度压力的环境内,则孩子长大后更可能出现健康状况不佳、滥用精神药物、工作和社会交往困难……总之,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生活精神病学家也已证明:即便父母(尤其母亲影响更为明显)只是在语言上长期虐待子女,都有可能导致孩子大脑组织的物理损伤。

如果我们希望给孩子真正的“精心栽培型教育”,那我们需要更主动的态度和更平等的关系。当然,在中国社会的畸形压力下,父母承担着养家的重担,已经很难像美国家庭那样给孩子分配更多的时间。

但至少有三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这三点也是研究中发现与孩子良好成长最具相关性的,他们分别是:家庭藏书的多少或带孩子去图书馆的频率、“睡前故事”的频率和质量、以及“家庭晚餐”的频率。

至于“家庭晚餐”,哥伦比亚大学的Jane Waldfogel教授在研究中证明,“那些每周和父母共进晚餐至少五次的青少年,在很多方面都有更佳的表现:吸烟、酗酒、吸大麻的比例更少,打架斗殴、婚前性行为也很少发生,在学校的平均成绩和大学毕业率也更高。”

至于单亲家庭,一项数据统计显示,叫外卖或吃快餐的频率,与孩子的学校表现、学习成绩以及成长之后的社交、工作状况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现象。也就是说,叫外卖或吃快餐的频率越高,则孩子的表现越差。

有时候,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并不是需要每一位父母都去读海量的育儿书籍,也不体现在给孩子花了多少钱报课外班。那些主动的关怀和培养,更多体现在一餐一饭中,体现在每个晚上的睡前故事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次说艺术家们沉沦了,其实凭良心说,这也怪不了艺术家。艺术家要想得到天使的垂青,那不是说来就来的。艺术之上,其实还...
    c5de959d631b阅读 1,243评论 3 12
  • 一日之计,始于清晨。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
    河南富友达汽贸冯晓富阅读 313评论 0 1
  • 破晓 给我一把刀子 割破黑暗 拿出黎明的心脏 流沙 别小看一粒流沙 很久之前 它曾藏在一块巨石的心里 散步 一步步...
    易水渐寒阅读 203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