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从三期叠加、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从一带一路、智能制造、到控增量、去存量;各种热词启迪着整个社会阶层的创新热情,经济转型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创新的需求也更迫切。
创新的基础,来自于员工技能的提升。企业之间的特点千差万别,文化氛围不同,产品特性和加工工艺差别。从学生到职工,从社会人到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要实现自如的弯道超车,需要因地制宜的岗位培训,让职工尽可能地多地掌握实战的技巧,也就让创新有了更多接地气的土壤。
创新的广度,决定于创新的参与人数。创新不是高大上,每个人、每个领域都可以创新,只是创新的效果会有不同。在传统基础上求异求新的改进,可以称为改变;形成有价值的正向改变,可以称为创新。因此,改变是一个全概率事件,相对容易;而创新是一个风险概率事件,甚至是一个低概率事件。在分子分母同比例变动的基础上,增加分母的基数,无疑将使结果越来越正向。在改变中追求一个正向的创新成果,创新参与者与创新的项目越大,创新的路就更广阔。
创新的高度,决定于创新的地力有多肥、多壮。用一个形象的动作来描述创新,可以把创新比喻为原地起跳摸高。这个摸高的过程,体现了跳出现有窠臼的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的标高越精准,创新者的素质越高,摸高越有力。设定精准的创新目标、增加员工的技能,把创新的起跳点和标高都垫起来,摸高也就更有力,创新的成果也就更强大。
转型,其实就是改变。正向改变的积累,将荟萃成创新的正能量。无论是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求其深、求其广、求其高,都是创新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