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一朋友聊天,她说她跟她丈夫吵架了,原因是她丈夫多次撒谎。每次,她都很聪明的识破了,并当众揭穿使其不得不承认。丈夫的这种不真诚让她非常气愤,她觉得夫妻之间已经没有了诚信。更让她气愤的是,被识破谎言的丈夫居然还生气不理她。她不理解,丈夫为什么明明犯错了,非但不道歉哄她,反而跟她置气。
她说,有一次在电梯里,她丈夫跟她说“你太聪明了,聪明得让我很窝火!”说这句话时,她很开心的笑了。
我说,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经常在丈夫面前装傻,但夫妻感情很好。
她说,如果装傻,丈夫会更嚣张,更自大,还会损她太愚蠢。
我没再多说。只是记得一次聚餐中,她丈夫说过一句话,“我的面子比我的命还重要!”
突然想起很多次,我在学生面前,他们很欣喜的跟我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时,我会充满好奇去倾听去询问,即使我全知道。有人曾说我这样很假,虚伪。我理解他这么看待,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她们的分享可以让他们获得快乐,甚至获得成就感与存在感,为什么不去成全呢?如果我说,你不用说了,我全知道。我除了自我感觉自己无所不知之外,我还能得到什么呢?而对方,也许欣悦全无,唯有挫败与沮丧。下次也没有再与我分享其他的兴趣了。
有时候,我会装傻,把问题和困难抛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寻找。有的学生也许会说,切,老师这都不知道。这又有什么重要呢?更多学生会很兴奋很自豪的告诉我他们知道的。他们收获了自信与主动思维,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么?
有的时候,我会真傻,换言之,是谦卑。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我们的学生很差劲。其实不然。他们是在学科知识上比其他学校的孩子懂得少,他们是在纪律上难以自我约束,他们是在劳动方面也很缺乏耐力和自主性。但他们身上有更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尊重,去欣赏,甚至去学习。
开学初,一个朋友将他侄女送来我校就读。报到第二天,她便找到我申请退学。她说她想家,但离家太远不方便经常回家,节假日一个人待在学校很无聊,很不适应这里的环境。我没规劝她留下,只是利用周末的时间,邀请她一起参加我的朋友聚餐,特意将我另外一个学生带上,邀请她散步游南湖。
她不怎么吃东西,对很多事也不感兴趣,不想做,但她跟我以及同学交流,很自然大方。虽与同学才相识两三天,但已有比较丰富的联系,她知道某某同学家里出了事,知道某某同学返校没钥匙等。她会主动提出来我家玩儿,她说她已经跟她老家的一个学校的副校长联系好了,对方答应她前往就读。我、班主任和她的家人多次表达希望她留下,她没有努力辩解,也没有过于强烈的焦虑不安与烦躁。只是淡定的坚持“退学”。
看着她毫不犹豫的眼神,我不认为她缺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反而从心底里欣赏她的那份坚定,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她敢于坚持自己的决定,这才是尤为难得的品质,胜过知识和技能。
诸如此类的孩子有很多。
出生在更早年代的成年人,很多在痛斥新生代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殊不知,我们更应该警觉,迷失自我、抛弃自我、以假我代替了真我的人们,才更可怕,更可悲!
在这个满世界都是聪明人的社会,傻,也许才是更智慧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