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论学习暂告一段落,从中提取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正在实践中。2014年8月,开始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发现自己需要一周加班四天,下班后只能洗洗睡,根本没有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
我安慰自己说是因为对工作内容还不熟练的原因,过三个月就好了。北方12月的冬天只适合抱着暖气片睡觉,即使不用再加班干活,六点下班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空只觉得该睡觉了。过去20几年的懒散生活培养了我能为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找借口的本事。
2015年1月,参加公司的年终总结,要求新员工结合自己几个月来的工作讲心得。写出来后领导一字一字给我改内容,看着完全变了样的稿子,我想该是好好学习的时候了。于是开始在微博上关注职场技能、时间管理的碎片信息。知道了趁早效率手册、待办清单、记事本圆梦计划、番茄工作法、各种时间记录软件。
但是正如“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理论懂,实际操作就不行了。买了《记事本圆梦计划》《小强升职记》《你一年的8760小时》,买了趁早手册,下载了大神都说好的手机软件各种试用。到最后发现趁早手册三分之二是空白的,手机里已经没有了番茄工作法、atimelogger。
2015年11月,在网易云课堂买了秋叶老师的职场技能课,想想工作一年以后才上职场技能课,实在很无语(但至少开始学习了)。学完后觉得工作流、工作文件的整理、大块时间的管理、碎片时间的利用方法实在太好用,虽然没有养成记录时间的习惯,但开始尝试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地点做固定的事情。
2016年3月,不经意间关注到微信号 “人生补习班”,觉得文中提到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亟需提高,买回了十本书。大体翻了翻,决定先阅读关于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结合秋叶老师、萧秋水老师的读书方法,不断尝试调整哪种方法适合自己。说来真惭愧,上了20几年的学,毕业后才学会了怎么阅读、怎么学习。
4月中旬开始阅读“时间管理”主题相关的内容,重点阅读了《整理的艺术2》、重读《小强升职记》《你一年的8760小时》两本书,结合秋叶老师的职场技能课程,尝试应用在每天的各项事务中。
1. 秋叶老师和《整理的艺术2》都强调要找到对时间的节拍感,把握生活的节奏,形成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对我来说这点主要是上班8小时以外的时间安排,目前的安排:
8:00—9:00 学习
18:30—21:00 锻炼(每周4次左右)
21:00—10:30 阅读
正常情况是这样,如果有加班什么的就不去锻炼,但加班情况很少。目前来说,碎片时间利用得不好,不过暂时先掌握大块时间的管理再说。
2. 目标的设定学习《小强升职记》中提到的“分六个高度检视和规划工作和人生”的方法,计划的制定根据《整理的艺术2》中“根据目标倒推计划”“体现计划的季节感”原理,设定10年的长远目标,3年的中期目标,3月的短期目标。由于3月份我才开始有计划地尝试学习,所以春季主要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夏天和秋天计划根据鼹鼠的土豆推荐的书单分主题学习,设定1个月左右的时间专攻某一件事;参加一个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冬天收集信息,制定明年的学习计划。尽量把长远目标和中期目标变成习惯,积少成多。
3. 关于习惯的养成,《小强升职记》说要培养习惯首先找到内在的驱动力“记住:力量来自于你的内心。”其次,“再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大肆庆祝”,列一个“微梦想清单”,奖励自己取得的每一项小成就。为了清楚自己的每一项小成就,关键就是记录。
我用为知笔记的日历和趁早效率手册做日程管理,用日历设计一周时间,列出每天大块时间需要完成的工作,估算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时间,需要花15分钟以上的工作内容都列入日程表中。效率手册列出一天的六项重要工作,今天没完成的挪到第二天,及时调整日程表。每天用excel记录完成每项工作的实际时间和上班时间的利用情况,办公室以外的时间利用用atimelogger记录。
4. 事情的重要程度分法参考《小强升职记》提到的四象限分类法,将自己所有的日常事务放到四象限中分析,“根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评估某件事务的重要程度;根据事务的截止日期判断事务的紧迫程度。”“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第二象限内的事务”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我们一般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都是针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5. 总结分析:根据每天记录情况分析时间利用情况,参考《你一年的8760小时》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将每天的所有事务在日程表中做六个标签,用不同的颜色标注,每周总结时对照excel表和atimelogger的记录情况分析调整。
根据《整理的艺术2》中把工作做案例分析的方法,每天注意领导、同事和自己的工作中哪些做得不错,哪些需要改善,如何改善。把正在坚持养成习惯的情况也写入成功日记中,每周回顾做比较分析。
3月份开始培养的习惯有:成功日记、锻炼、早起、每日阅读,目前来看除了锻炼都坚持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