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人从无知到无所不知,而我却是推动他们进步的主要因素。
你知道有一种枕头称为圆木警枕吗?听都没听说过。一次聊天中,友人无意提起她在电视情节里面听到的一个不熟悉的新名词。
我说,我不知道。
你以为这段对话就这么结束了,不,没有。当友人进入下一个话题的时候,我却低下头拿出手机百度了一下。
“噢,警枕原来是北宋的司马光用小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头上滑落,便立即惊醒,醒来之后发奋读书。于是该枕取名为警枕。”我念着搜索到的答案。
噢,原来是这样。友人漫不经心的回应一句,然后进入她的新话题。
我默默的继续刷了几个页面,得到了更多我平时没有获取到的知识。原来在古代也有不同种类的枕头。
例如木枕:枕中贵重之品,在古代是黄杨木枕,黄杨生长期长,取材不易,历来被视为高级木料;藤枕是用藤箩之条编制而成,做工极为精简,是古代人夏季使用之物。瓷枕是把瓷器制成枕头状,其形状颜色多种多样,造型奇异,富有艺术性。还有玉枕、水晶枕、药枕等等。
你看出其中玄机了吗?友人提出一个我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一个问题,我当然也不会知道,但是我却能立刻动手搜索答案,她却只能听我复述一遍但转瞬即逝,
并且我还能轻而易举的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虽说只是匆匆扫过一眼,但胜在我亲自动手由此也印象深刻吧。
而这一些自己主动收获的知识虽然会被忘却,但这些知识的影子却会保护你避免陷入很多错觉,或者与人茶余饭后的闲聊不至于被问的哑口无言。
一个人向你提出一个疑问,你不知道,但你能动手去搜索答案,帮自己和她解疑答惑。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并不等于他真的对此事感兴趣,那么他听到你的答案,并不等于他会记住它。人们往往需要通过自己重重固有的被动特征而主动才能记忆并理解自己所发出的疑问,因为知道探索的成本,所以才会珍惜。而对于随便一听的人,“听而不记”其实更合乎他们认识的惯性。
首先先不探讨疑虑是否是所提问者真正想了解的事情。但为什么这些提问者不愿意自己动手寻找一下答案,无非是因为“慢”,无非是因为动嘴比动手快,朋友向你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知道,那么他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可以学习到一个新东西,如果你不知道,反正他也没有任何损失。但朋友却没有明白他这一问,不仅损失了自我学习的机会,还与身边这位去找寻答案的你的距离又拉远了。
最近通过这个方式学习到了一个新名词——理性无知。包括两种状态,消极被动的“无知”和积极主动的“无知”。我觉得放在此时来谈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的无知应该表现为积极主动的“无知”。提问者在尚未触及到求知困难之前,就主动选择不行为。也就是说,提问者主动放弃对“知”的诉求,抱着侥幸心理,“满足”于“无知”的现状。
而消极被动的“无知”是或许会体现在被提问者身上。在被提问者对信息障碍和高昂的成本的“无知”以及对获“知”的热情冲动遭遇到不可行为边界后,但这绝不是让你不作为,而是改变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
当你被问到樱花为什么与殉青春挂钩(因为樱花日语的含义是殉青春),但你手头无法查询樱花的日语,那既然我正在查询樱花,不如换个问题,樱花的花语是什么。网络上大把大把的答案,虽然这与你的预期有所不同,但你却主动获取了本不会去了解的新知识。
这个学到的新知识,一定会存放在你大脑的某个角落,最终会在一个恰当的时候被提及而你能够想起来并去使用。所以,这世上本没有无用的知识,只不过是有些人目光狭隘,眼界不高,只看重短时间内最快速度获取当时有用的信息,而你主动搜索答案的行为,却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刻感谢自己当初不过是举手之劳的查询。噢,不,你还要感谢当初向你提此问题的朋友,如果没有她,你肯定是不会主动去获取这个信息的。
因为知识分三种:你知道的,你知道你不知道的,以及你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的。
一般情况下,你朋友向你提出的一个疑虑基本上是你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这个信息就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的。但你却是生活的有心人,消除了这个疑虑甚至消除了这个疑虑的“周边产品”。
虽然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不太喜欢通过一个漫长的等待去换取一个超大的回报,而是倾向于即时反馈和鼓励。
但时间看得见,如果你成为了提问者,那么未来的某一天你一定会察觉身边的人都进步了,而自己却原地不动;如果你成为了被提问者,那么请你收到一个疑虑时,主动去搜索答案,那么未来你一定会感谢当初的自己,使自己在未来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