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厂减河的“偷”情
小时侯,家乡的雨水特别大,每年夏季大雨连连,一场接一场的下个没完。这样以来,河水猛涨,不知不觉间就忽忽悠悠地漫上了河堤,此时,这条翻腾着浑浊浪花的大河就成为我们乐园。
青县和静海隔河相望,一条大河将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开,这条河就是马厂减河。
在我的记忆里,这条河宛如黄河一样宽,宽到站在这边河堤上看到对过河堤上站着的人很小很小的。那时候还没有分产承包,夏天来到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种了很多瓜果,西瓜、菜瓜、甜瓜、羊角脆样样俱全,要啥有啥。但是,要想吃到这些瓜,就必须等到自己队里分瓜的时候或者是别的对里分的时候跟好朋友要几个,实在想吃了,就得磨着父母要钱买瓜解馋。实际上,很少有家长肯出钱买瓜给孩子吃,因为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当你想要钱买瓜时家长就会告诉你说:等着,过两天就分瓜了。往常两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但是这两天的等待中却让我们感觉到度日如。实在憋不住劲了,我们就开始打歪主意了。有的小伙伴就提议到瓜地里去偷瓜。熟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们也谨遵这个规矩,把偷的目标定在了一河之隔的河北省。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于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开始密谋。首先我们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参加人数不要多,多了容易走漏风声,经过筛选,我们五六个人组成“敢死队”,组成了偷瓜小分队,有年龄大一点的二蛋子牵头。但是第一次偷瓜还是心惊胆战的,不了解对方情况怎么办?反复商量后,二蛋子做出了决定,到了地点,派出两个人先去河对岸了解“敌方阵地情况”,完成“火力侦察”,根据具体轻卡UN该研究制定行动方案。于是我们开始了准备工作,首先是把制作偷瓜用的工具。
我们村有一个拔丝厂,厂子周围扔了很多废弃的铁丝,我们首先来到厂子周围拾拣铁丝,然后开始编制铁笼子。我们用粗一些的铁丝做成笼子的骨架,然后用细铁丝编织成一个约莫刘十公分高、直径有三十多公分铁笼子。一根百世米长的铁丝作为牵引绳。制作完毕,小伙伴们蹲在地上围在杰作跟前仔细打量着它,顿时我们的眼前飘散起菜瓜的香味,好几个小伙伴使劲地咽着口水。
“出发”。二蛋子举起一只胳膊在空中一挥发出号令,六个小伙伴在他的带领下向,向目的地进发。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独流减河。
独流减河从独流镇出发绵延三十余公里,一路流淌在静海县的小英官屯村被一处扬水站挡住,成为河流的尽头。每年汛季,独流减河的水需要通过此处的扬水站排到对面的马厂减河中,然后顺马厂减河一路向东,讲过十几公里的路程与千米河河水汇合,流进大海。此时正值汛季,独流减河中的水已经满满的,水面距离堤岸最近处也不到一米。水流很大,看样子是扬水站正在排水。
站在河堤上,二蛋子如同一个战斗指挥员,手搭凉棚向河对岸张望这,也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半天过后,他命令大家过河。小伙伴们迅速脱下衣服,跟下饺子似的跳进河水中,不一会儿就游到了河对岸。爬上河堤,透过河堤上猫咪的树林,比独流减河要宽出三倍的那条巨宽的马厂减河很挡在大家面前。我们坐在河坡上,等待二蛋子再次下达命令。
不知道是不是内心也有点胆小的缘故,二蛋子一脸严肃,在河堤上站立了好久,然后他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咱们俩先过去侦查一下。然后回过头来给其他人安排工作,两人在和这边负责将转到笼子里的菜瓜拉过来,两个人随着我们俩一起过河,在河对岸负责接应偷瓜得手后的我们。分配完任务,我们分头行动。我和二蛋子拿着铁笼子踩着水朝着对岸游去。
此时的马厂减河早衣食去了往日的平静,河水猛涨淹没了岸边河套地里的庄家,带着泥沙的河水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一路追逐着、咆哮着向入海的方向奔去。 水流速度很大,我们携带的铁笼子牵引铁丝不算长,如果想游到河对岸,就必须逆流而上,可是那样就太消耗体力了。于是我们灵机一动,留在河这边的小伙伴拿着牵引绳跟随我们向上游跑出去一里多地的样子,我们则一跃入水,随着水流向下游冲走的同时,它们跟随着我们保持同向。这样才能让牵引绳恰好在我们游到河对岸的时候长度恰好够长。
我们不愧是在减河边长大的,成天泡在水里,水性天然的好。什么踩水扎猛子啊,我们都会,一个个像一条条在水里自由戏水的小泥鳅,眨眼间就来到了河对岸,回头望一眼河对岸的两个小伙伴,也在于我们相对的地方站住了脚,牵引绳正好够长。我不禁佩服起我们的默契配合。
我们找到一颗柳树,把铁笼子固定在一个明显的位置,打开笼子盖,将另外两个小伙伴安排在这里看守,目的是为了在我们回来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铁笼子,他们起到一个配合和指引的作用,然后就爬上对面的河堤。
河堤的下边还有一条小河,这天河并不太宽,要想进入瓜地还要渡过这条河。我们就像电影中的侦察兵一样,悄悄深入“敌后”,从树林中慢慢溜了下去,入水的时候就如同两条水蛇一样悄然无声,因为我们知道,弄出一点响声都有可能惊醒瓜地里看瓜的人。我们屏住呼吸,从水中轻轻爬上对岸,此时一片油绿油绿的瓜田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像两个小英雄侦察兵一样趴在瓜地的边沿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