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到孙坚得了便宜就想开溜,但是身为盟主的袁绍怎么能允许有人明目张胆这样做,而且还冲撞了自己,杀了自己的威风。对袁绍来说,玉玺是要拿回来的,这一口恶气也是要出的。于是,刘表便登场了。
刘表的工作就是拦住孙坚,然而孙坚就是继续死活不承认自己拿了玉玺,最终还被刘表打败,逃回江东。从此与刘表结怨。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孙坚很怂,拿了玉玺还不加强对部下的严防,被袁绍拆穿了还不装孙子认错甚至要砍人,遇到刘表还被刘表打败,简直就是草包。如果这样认为孙坚,我觉得是不对的。
换位想一下,现代人假如给你偷偷捡到一张特等奖彩票你能不兴奋?你能不想着自己独吞?好吧,这样的例子可能过于牵强,但是,作为封建迷信特别严重的古代人来说,在当时的乱世被你捡到了玉玺,难道你的第一想法是将他上交给国家?当然不是,最有可能就是觉得自己可能黄袍加身,有登基为天子的征兆。所以这么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拿走。目标就是把玉玺拿走。至于有部下告密,那是真的没办法,可以见谅。
至于顶撞袁绍,那也是事情败露之后人之常情,里面有一个做法做得很对,就是立马离开。因为在别人的地盘越久,越是容易生乱,特别是在自己有玉玺这种情况下。立马离开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至于被刘表打败,孙坚拿着玉玺,能不日夜兼程跑回自己地盘吗?刘表以逸待劳,对付疲惫之师也是得心应手。而在孙坚方面看来,自己一方面已经十分劳累,一方面要保护玉玺尽快回到江东,根本就是无心应战。
坚···命黄盖出战···瑁拨回马走,孙坚乘势杀过界口···方欲交兵,刘表便退。坚纵马赶去,两山后伏兵齐起···将孙坚困在垓心···死救得脱,折兵大半,夺路引兵回江东
在《三国演义》对孙坚战场的描写里面,这段是描写最粗糙的。但是正是这种粗糙的描写,才进一步体现了孙坚对于这次的遭遇战一点都不上心,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打赢这场战,而是尽量避免这一场战争。同时这场战争也给孙坚留下阴影,所以在之后的描写里,孙坚对于攻打刘表一直很执着。
等到孙坚实力恢复得差不多,恰好袁术来信与孙坚约定各自进军。孙坚在多人劝阻之下依旧坚持攻打刘表,孙坚是这样说的:
坚得书曰:“叵耐刘表昔日断吾归路,今不乘时报恨,更待何年!”
坚曰:“吾自欲报仇,岂望袁术之助乎?”
坚曰:“弟勿多言。吾将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被仇恨冲上了头脑的孙坚在掂量完自身实力之后,正式进攻刘表。注意我说的,是被仇恨“冲上”头脑而不是“冲晕”头脑,是掂量完自身实力才出击而不是义气用事。之前我就说过,孙坚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这样的人能被打败,但是如何不一次将他打败,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等到他们卷土重来的时候,必定是怀着仇恨准备了很久、带着十足把握和必胜的决心回来的。
在孙坚攻打刘表的战役里面,可以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最能体现孙坚的深谋远虑。第一部分有点像草船借箭,不过是临时性举措。
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岸上支吾不住,只得退走。坚军登岸···黄祖大败
黄祖的策略还是不让孙坚登岸,孙坚的策略是必须要登岸,但是是在你阻止我登岸无果后再登岸。使用的招数就是“草船借箭”,将对方的箭先耗尽,然后再给予对方一定打击。而一旦上岸就是势如破竹,一直追杀到襄阳。打到这里,基本就差临门一脚了。
然而很不幸,在这个时候,报仇心切的孙坚失去了平日里的镇定,贸然追击出城的敌军,最终落得身亡的结局。真的是应了自己当年的那句话:“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如果你问我孙坚是个怎么样的人,在我看来,他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开创了孙氏集团。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十分优秀。如果没有这么快就死去,天下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有勇有谋、城府颇深。这样的评价可能过于单薄,不过这是以与后期出场的人物为对比的。
孙坚在生命终结之前完成了几件很重要的事情:
1.形成了孙氏集团(此时还不能完全称为东吴集团,外后说到孙策孙权时候会讲到),有一批得力干将;
2.匿藏玉玺,玉玺在手,就有一个重要的筹码在手;
3.初步勾画出往后孙氏集团发展路线的轮廓;
这里说一下孙氏集团的发展轮廓。孙坚此时最低为乌程侯、长沙太守,在江东一带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基本盘已经变为稳住江东,时刻垂涎西边(刘表),虎视眈眈北方势力。在往后孙策孙权的对外政策上表现得更是如此。
总的来说,作为孙氏集团的开创人,孙坚打下了很好的基石,将起跑线往前拉了很多,给后继者很大的便利,无愧于第一任舵主的身份。作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来说,描写孙坚的篇幅并不是很多,做主角的就是反董卓联盟、跨江击刘表这两件事,退场得又有点快,事业正在上升期,突然就跌入谷底。然而孙坚却不是一个匆匆而过的小说人物,因为他有一个得力的继承者,一个与自己十分相似的接班人。
孙坚之后,孙氏集团再次打响名号,将会是小霸王孙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