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位妈妈问我:孩子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从认知上要,常态化面对孩子的“畏难”表现。
很多家长遇到孩子害怕困难时,要么会急火攻心,觉得这样怎么能行呢;要么就会过度热情,百分之两百的热情去鼓励孩子。这两种极端方式,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情绪。
在生活中,抓住孩子实实在在的闪光点去鼓励,不要过度夸大,真情实感的鼓励与赞赏,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一开始没有做好时,家长也要用平常心去面对,告诉孩子“没事儿,很正常,我小时候也这样。”
其次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将困难“解剖”。
对于孩子来说,困难就是“他一下子想不明白该怎么应对的东西”,那么,我们只要帮他“想明白”就好了。
比如孩子搭积木总是搭不好,父母可以像小伙伴一样加入他的游戏里,可以假装问他是不是因为两块积木没对齐呀,我们再试一试吧?也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观察,提出想法,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孩子会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力量和成就感。
最后鼓励孩子尝试更多的体验,经历更多的事。
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包办,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的习惯。孩子永远不可能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他需要走出去独自面对外界的风雨,并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慢慢在挫折中成长起来。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勇于去承担责任,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小大人!
父母在培养孩子直面困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体验更多的事。没有哪个孩子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个孩子是一无事处的,一件事做不好,总还有另一件事做得好。
当孩子成功做好了某件事,父母给予强化,询问孩子如何做到的?孩子心里就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慢慢地不再躲着困难走。
甚至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点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有的父母看不得孩子经历失败,连玩游戏都有意的迁就孩子让孩子赢,事实上这样做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离开家庭之后是没有什么人会毫无条件的“让”着自己孩子的。与其让孩子被措手不及的失败,打击的晕头转向,不如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意地让孩子体验一下在困难面前失败的滋味,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孩子的内心,所以,家长让孩子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孩子会在困难中逐渐长大,不再畏惧困难!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千万不要着急,家长要有耐心地尝试以上方法,让孩子学会直面困难。逃避永远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一味的逃避只能让事物越来越糟糕,而勇敢面对永远是解决困难最佳的途径,因为孩子会从中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