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两三年前习惯了在豆瓣记录下我所有看过的影视书籍以后,就养成了无论看什么电影或是书籍,都必先在豆瓣上查询一下这部电影或书籍的评分,貌似只有评分高的作品自己才有动力以及兴趣开始观看,我当然知道这个习惯好坏参半,毕竟先查询一下作品的评分高低以及其他观看者的评价,可以避免在花费了宝贵的时间以后才知道这是一部烂片(或者是不值得阅读的书),然而另一方面,评分再高的豆瓣前250也会参杂你不喜欢的作品在里面。
我一向有收藏书单的习惯,当然不会盲目的按照别人列出来的书单进行阅读,不过还是可以给我提供不少的参考意见,书单收藏得多了,便对这本《月亮和六便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纯粹被他的书名吸引了。
在豆瓣搜索了一个这本书,不同的翻译版本得到的评分都不一样,当然如果有条件我会选择评分最高的译本来进行阅读,可惜我找不到,最后还是选择了李继宏的翻译版本,很多评论都说他毁了这本书,于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
一开篇就是45页的导读实在是让我有点被吓到了,里面详细的介绍了作者毛姆的创作年代以及他当时所处的背景,全书读完以后再倒回来看这篇导读我倒是觉得译者非常的用心。也正是在导读中我才知道本书的主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一个及其落魄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也由此才知道了书名《月亮和六便士》的由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为天上的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的鸡虫得失与蝇头小利。这大概是理想与现实之前的冲突吧?
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该如何抉择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或者是应该要对自己又什么样的要求。
画家的作品就是他的纪念碑
47岁的中年证券人,在意识到自己的余生都想要投入到绘画的急流中去的时候,毫不犹豫,毫不留念地离开了,离开了伦敦,他前往了巴黎,艺术家的殿堂,抛下了他的妻子,他的一双儿女,就这样不回头的走了。
“我”受妻子之托前往巴黎规劝这位仿佛失去理智,被恶魔操控了的中年男人。
“但你四十岁了。”
“所以我才觉得要赶紧开始”
我记得我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40岁的女人想要开始学习钢琴(具体学习什么我不记得了,总之是一样“不应该”在40岁才开始的技能),她在聚会中向她的好友倾诉:“你觉得我应该去学习吗”“去呀。为什么不呢”“可是我已经40岁了,我的手指已经没有那么灵活,也许我学会一首曲子我要花费五年的时间”“如果你不学的话,五年后你依旧是45岁,而且也还是一个不会弹琴的老女人”
总之这两个故事给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想要去改变些什么,如果你在心中已经设想过一万种你可能会遇到的最坏的打算,还是没办法阻止你想要去做这件事前的信念,那么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尽管放手去做吧。
当然《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角是幸运的,他的绘画在他去世后得到了世人的欣赏与肯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改变什么就不见得那么幸运了,然而无论“成功”与否,起码在你80岁的时候,不会为当年的决定由一丝的懊恼和遗憾,当你想要提笔为自己留下点什么也还不至于无话可说。
“我不想从前,最重要的是永恒的此刻”
乍看之下,这句话真的是熟悉得不能在熟悉了,是的,过去的已经回不去了,而未来也由不得我们去掌控,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而已。
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第一眼看到这句话觉得不明觉厉,后来想了一下,我怎么知道我想做的自己是怎么样的呢?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又怎么知道我并不能做我想做的自己呢?又怎么知道现在的自己不是我想做的那个自己呢?
如果没有信仰,我们早就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
其实有时候还是挺羡慕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感觉他们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当他们迷茫的时候,神可以给他们指点。不过在我看来,有自己的完整的三观体系的人也是有自己信奉的一套原则以及信仰。前一段时间赵薇事件我看过微博上“公元1874”的一篇点评,其中他提到,一个人的三观基本上在25岁的时候就会定型,之后再怎么吸收修改也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想一想我今年22岁了,离25岁真的已经不远,希望我在剩下不多的这几年时间中,可以看多一点书看多一点电影去多一点地方,开阔增长自己的眼界,尽可能的丰富完善自己的三观。
希望以后的我,可以成为我自己喜欢的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