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张老师说她家门口刚开了一家文史馆,宣传说老师都是北京派过来的。但是她又说怎么看老师也不像是北京来的,脏兮兮的,倒像是从地里刚放下锄头来的。听说她这个神来之比让郝老师笑得花枝乱颤。今天下午得空,我就跟她一起去听公开课,感受“大师”的风采。
照例,孩子们被带到了一个教室上课,家长都到另外一间教室去接受洗脑。有了先入为主的铺垫,我自然是多少带了点有色眼镜的。但看PPT的介绍,这位刘“大师”是文学硕士,顿时心生敬仰——应该是有两把刷子的。
老板隆重推出的“大师”个子不高,下巴上稀疏地留着寸长的胡子,穿一身并不平整的黑西服,领口的扣子没扣,更没有打领带。白衬衣隐隐透出里面的黑色秋衣,把好好的衬衣都给糟蹋了。此时再想想张老师的描述,真真的是入木三分啊!
公开课这样的打扮,我个人感觉很不妥当。至少应该穿着得体,干净整洁,这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一开场播放的赵旭老师的演讲颇振奋人心。接下来的课程中,刘“大师”讲到了怎么给小孩子讲解古文,并举例讲了《晋书》中潘岳石崇“白首同归”一语成谶的典故。
除了潘安的俊美,石崇的富可敌国,绿珠的忠烈以及晋惠帝的八卦,他还数次提到将潘石二人推到菜市口问斩。鉴于是公开课,鉴于墨老说过做人要厚道,不该在公众场合扫老师的面子。可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于是举手打断了正在兴头上的他。
“老师,不好意思打断一下。请问您在课上给孩子们也是这么讲的吗?”我问到。
“是啊。”他回答。
“听不懂啊。。。”我身后有两个家长嘀咕了一句。
“我想说的是,您刚才讲的有歧义。”我继续说到。“菜市口杀人那是清朝的事,最早也不可能早过明朝,因为菜市口在北京啊!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而晋朝的都城是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怎么可能跑到菜市口杀人呢?”
“那时候是晋惠帝,都城是洛阳,南京是后来的都城。”老师反驳到。
“就算是洛阳,那个“市”也不可能是菜市口吧。”我坚持着。
“好,这个我下去再求证一下。咱们接着讲。”老师截住我的话,但我心里已经有了几分不屑。
公开课,难道不应该精雕细琢认真备课吗?如此这般随意的讲解历史,他是不是当下面坐着一群傻子?家长们若有如我这般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底蕴深厚冰雪聪明的,或许还可以看出些端倪明辨真伪,可孩子们呢?
想到此处,不由得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