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日工作事件随感
文章编号:20230209
字数:1127
故事一:“你真牛”
餐点时间,我到班的时候,看到几个孩子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本能地提醒:“加油呢,不要边吃边说话哦!”芊语说道:“我们在夸秦朗真牛,牛逼呢!”子欣抢着说:“秦朗真厉害!一下子就把袋子撕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我一撕就撕了一个很大的口子”秦朗边说边用手臂比划着,还不时的抬头看看我,满脸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原来是旁边的辰辰撕不开点心的袋子,秦朗主动帮助他。因为他撕的动作很流畅,孩子们都被震惊了,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1.在儿童自然的生活中观察
有研究表明,盥洗室、教室里的小角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没有教师时刻的监管,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他们可以掌控整个活动。而我园的点心地点在午睡房、点心时间在下午起床后,三位老师一位在教室照管孩子自主活动,一位在盥洗室门口、保育老师在整理床铺,偶尔提醒一下吃点心的孩子。此时宽松的氛围,使得他们的语言交流就比较地顺畅。从中也能看出日常交谈经验目标的达成度:能有意识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能结合情境理解“牛”的含义。
教师通过扫视,不留痕迹地对这几个孩子进行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观察与分析,了解了他们的发展水平。这种真实的、自然生活中的、随性观察是最容易了解孩子真实水平的。
2.周边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在他们的交谈过程中,子欣夸秦朗“牛逼”,琪琪也说了一句什么的(网络流行语,我没有听清。)孩子的语言是在对周围世界的模仿中习得的,周边语言的文明性与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现在网络短视频时代,信息元素良莠不齐,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高度文明的语言环境也是教师和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故事二:“你看我这样弄行不行?”
最近,整个县里出台的评估标准均在强调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所以这几天,老师们都在对生活墙进行调整,希望能更多地蕴含学习的内容,挑战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
中午1:30左右,中班的琳琳老师拉着我来到他们教室,问我班级的签到墙想要做出调整,方案是否可行?她的设想是:初期让孩子们熟悉了解自己的学号,所以直接墙面数字、孩子用自己的标记(上面也有学号)粘贴到相应的学号下;预计后期加入颜色转盘,转一下转盘,选相同的颜色卡贴到学号上........。她问我是否可行?我笑了笑,反问她“你加颜色转盘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好玩吗?还是........”
她停顿了一会儿,笑着说:“不对,颜色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
我肯定了她的恍然大悟。很多时候,我们也会习惯性地教会孩子一个答案,自认为这是最为直接、似乎最有效的方法,但对孩子来说恰恰是最不适合的。孩子是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的。而我们的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有时候等一等、甚至一个反问,恰好能引起教师的思考,他们自己就能恍然大悟。
故事三:读书,最重要的是输出
今天一天,没有在班上,正好收到教研室要求阅读的《hqyey》,简单翻了一下,属于实践案例型的书籍,阅读很轻松。于是利用一天的时间,将书翻阅完成,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摘录。但是想要整理思考或感想的时候,却发现脑袋空空,似乎榨不出什么东西了。而阅读,最重要的不是输入,而是输出,这一点,是我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做出调整的地方。
就从这本书的读后感整理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