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的人,往往在脾性上表现的很刚强,而这个刚强之后,是一种极其脆弱的感受。他们非常怕被别人反对,那种反对,对他们来说就是那一刻的极刑。或者说,那一刻,他全神贯注与某个人或某件事,如果不成,就代表他完全的失败。这就是内心缺乏爱的表现!
我们知道,有一些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往往就等不得孩子的‘’磨蹭‘’,他们只允许孩子们能雷厉风行。而他们更无法接受孩子们的反对,他们只允许孩子们言听计从!如果孩子们慢,孩子们反,那么,这些父母会暴跳如雷,会歇斯底里。他们可能会想到孩子们的不听话,孩子们的不像样,而深层的是自己的控制力的丧失。
那么,为什么,他们要依赖于外界对他的服从来感受自己的控制力呢?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去设想,一个人在大海中漂泊,他必须抓住一个漂浮物。那么,显然,他自己是不会游泳的!而现实中的这些父母,他们就是那种内心缺爱的人。他感觉,只有他最亲近的人给他以前服从,他才有温暖。当然,如果最亲近的人应当给爱,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空间、界限、能力范围,不可能全然的给啊。但,这些父母,他们容不下一点的不如意。这就是他们缺爱的表现。而这些爱,本应当由他们的父母给予。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没有给到,于是,他们就会转求他人,特别是他们,可以控制的人,他们的孩子。我们可怜这些父母的孩子,我们也得悲悯这些孩子的父母。那么,我们得有所作为,帮他们想想办法!
成长,都要提出要求,让孩子能承担起责任,学会本领,能适应社会生活。我想,爱,应当是对成长提出要求之后的宽容与放下,帮助与牵引,保护与管控!
不重要的事,现在做不到就宽容与放下,让自己的示范和时间的陪伴,慢慢的期待。很重要的事,做不到的,就帮助和牵引,包括温情,包括坚定,包括解释,包括鼓励,等等,让他在此获得成就感,自主感,价值感。最重要的事,做不到的,就保护与管控,划定明晰的界限,甚至完全的管控,但,只是管控他们的行为,不是批驳他的思想,更不必伤害他的情感!
这可以是对孩子的态度,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态度。这样,开始构建一种新的关系理念,爱就会产生,就会取代控制、取代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