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53-54天 每天三样,听一遍,读一遍
2017.3.30-31 星期四 -五 晴-雨
理解与共鸣——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行为
场景一:晚上孩子回来说他多了一项作业,就是昨晚的小练习忘记写名字了,老师罚写名字一百遍。要是以前,我肯定唠叨他:“叫你做完作业要仔细检查,你看,这就是不仔细检查的后果...以后要...”,孩子可能会生气,更加沮丧,会争辩说他有检查,只是漏了名字而言...接下来大家都不开心。
今天我问道:”你什么感觉?“”好惨!“孩子说道。我跟着说:”嗯,真的好惨!“ 随后,孩子说还好自己的名字不复杂,要是我同桌被罚写一百遍名字,那她就更惨,她名字有一个很复杂的。哈哈,孩子马上就心情放松下来了。晚上,孩子写着写着,一直喊手酸,我说“嗯,要是我被罚写名字一百遍,我也会手酸。”这样以同理心来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也心情轻松地完成这些作业。
像类似的例子,这样直接反映孩子沮丧的情绪,具有移情作用的回应,表达我们的同情和理解,这对改变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很有效的。
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即使赞扬可能看上去挺管用的,但我们必须考虑其长期效果。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他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场景二:篮球场上,孩子最近自学了个运球换手以躲避对方的抢球,我发现了,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说:“儿子,你真棒!” ,当我学习了这种赞扬的语言对孩子的长期效果可能毫无作用,反而有时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后,我开始注意用鼓励性的语言,虽然有时候不是很会说,但我慢慢改变。今天我说道:“哇!你换手很快,转身也很灵巧,经常练习进步大!”,后来孩子有时候会换手失败,没接住球,我说:“如果运球技术练好一点,能牢牢把控好球,那这招会发挥得更好。”孩子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越来越喜欢练,之前都不怎么在意运球,今天告诉我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次练运球30下,投篮中10个...”,我及时肯定他给自己定目标,说到:“你现在懂得给自己定下目标,就更容易做好。”
语言具有培养、激发的力量。当我们注意孩子的努力,并且表示感激时,我们就帮助了他们培养希望和信心。但语言最好带着鼓励性的夸赞,而不是简单的称赞,“你真厉害!你太棒了!你很聪明!...”这种类型的语言对孩子的激励可能毫无作用。
场景三:晚上,有小区业务员来家里登记水表,随后儿子马上倒了一杯水,递到业务员面前,说:"伯伯,这杯水给你喝。”。我看到了,笑说:“儿子你真有心,想得真周到!”
场景四:明天早上孩子要去春游,特别兴奋,回家说放假几天,今晚先完成3项作业,剩下两项放假做,然后自己自觉去读道德经,还说今天要多读一遍,怕明天没空读。我告诉他经典每天至少读一遍,如果今天他想多读一遍更好。
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为了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不会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在批评孩子时,父母会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场景五:最近儿子坐姿习惯有些不好,老是把脚垫在屁股下,身子有些斜侧着坐,要是以前,我肯定吼他:“最近你怎么回事啊!你怎么老说不听啊,是这样坐的吗?坐好!”,这样我说了他放下来,过一会又会变回原样,我看见了,又会生气地提醒他,他也会不耐烦不情愿地放下了,可是一直反复!
今天,我用简短的语言并提供建议性的意见来帮助他:“把脚放下来!如果你觉得不够高,可以垫些东西。”他后来拿了靠垫铺上,然后就做得很端正。” 今天观察了,后来就不会垫脚上去了。我也很开心!
在学习的路上,因为固有的思维和反应还是没那么容易地转变,生活中难免还是会出现固有的反应和模式语言,嗯,继续反思与改进:
场景一:午餐时间,孩子自己盛饭,可是他只装了半碗多,我一看,很生气地说:“再装一点,吃那些的话你干脆别吃了!“(控制、威胁的语气),孩子委屈泄气地说:“这已经很多了。这些是压实的。”其实我是担心孩子吃太少了。担心变成生气,说话语气又带上威胁控制的味道。
场景二:早餐时间,孩子把蒸馒头底部剥掉,我怒吼:“明天要吃自己煮,我不会再给你准备早餐了。”孩子说:“不要,不要!”其实以前孩子也是这样,不知道我这次怎么会这么生气,因为馒头在蒸锅里面,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底部会沾上水,有些糊,所以孩子碰到这样的底部糊糊的馒头,他不敢吃,所以每次都是把底部剥掉。一个馒头剥掉底部就没剩多少,我又担心他吃得太少了!哎...
哎,其实只要桌上的菜符合孩子的胃口,他喜欢吃,这些饭吃完,饭他还是会再装的。可是我又忘了,无事自扰!哎,想想不应该啊。这种时候我其实不用去关注他装多少饭,而是关注桌上的菜是不是他喜欢吃的,关注引导孩子慢慢接受一些平常家里会煮而又是他不爱吃的菜(不知道怎么引导,还需要学习!)是不是需要花些时间研究做菜?还是叫孩子一起做?嗯,这些问题还得加强思考...有好方法的亲们记得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