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辑 香草]
此刻,杰西·艾森伯格的《吃鲷鱼让我打嗝》正奔往各大网店、全国实体书店和机场店,而后飞到每一位读者的床头、书架,甚至办公桌。我是这本书的责编,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感谢大家对出版行业的好奇心,也谢谢大家阅读了这篇文章。
有时,我出现在非出版类的社交场合时,会被不常见面的或不认识的业外朋友问起,“编辑是翻译吗?”“编辑是看稿子吗?”“编辑是笔杆子吗?”通常,我会视时间和对方的好奇心指数给出或简或繁的答案。其实,真要说清楚一个当代外国文学的我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常,还真非易事。先给大家八一八《鲷鱼》宣传的一个策划案。
《鲷鱼》上市后,我一直在想,一面是对文字有自己独特排列组合次序和感知力,且对中国读者的反馈意见无比期待与重视的小说家杰西·艾森伯格,一面是对演员杰西·艾森伯格刻画的每个角色都满含爱意、对小说家杰西·艾森伯格在《鲷鱼》中展露的才华惊叹不已的中国读者,该如何扮演编辑自古以来“为他人做嫁衣”的服务角色?
细想后,我发起了“征文赢签名本”活动,也就是广大网友戏称的“杰西杯征文比赛”。征文活动本月底截止,将有20篇或有趣或独特、篇幅在1000字以内的短作品脱颖而出,稍后会被一并反馈给作者。这20位读者除了会让自己心爱的作者看到自己的文字之外,还将获得作者亲笔签名《鲷鱼》本,并附VIP赠言。
在此,我单说说签名本的制作过程。
1、从中国→美国→中国→分别到20位读者手中这样如此长距离的运输对布面精装的《鲷鱼》是个不小的挑战。没有谁比强迫症且完美主义的编辑们会更懂得那种拿到一本书,哪怕略有瑕疵也如骨鲠在喉般难受的感觉了!跟同事们商量过后,逛某宝,买泡泡袋。(心情不爽的时候,捏捏泡泡袋,简直治愈;心情high的时候,捏捏泡泡袋,简直high爆。)
2、包装单本《鲷鱼》。平时起到保持外封整洁的塑封此时显得有点儿碍手碍脚。为最大限度地便于签名,手残的我将《鲷鱼》的塑封沿三个侧面小心翼翼地用美工刀划开,并打开试验是否可轻松翻至签名页,而后合上书保证封面、封底的塑封位置不动。此举不仅节省作者时间,且保留图书的原貌,让塑封仍可发挥保护书封的作用。之后,对泡泡袋封口和侧面都略作黏贴处理后,《鲷鱼》就较为妥帖地固定在泡泡袋内了。
3、装箱。
4、书已入箱,暂时还不能封箱。此去美国,路途遥远,这些“待签本”可不能不带封“介绍信”就远走他乡。所以,在做前3步之前的周末,我写好了致作者的信。信里有对他的感谢,感谢他特意接受中文版请求,为中国读者写序,感谢他提供两张全球首度公开的中国之旅私服照;有关于20本签名书用途的解释;还有一个冒昧请求——可否在签名之外,单写一句书中话或祝福语。此外,我还将签名本已划开塑封,已备双面胶等操作略作说明,方便作者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于是,一封签名小指南就诞生了!装箱工作总算完成。
5、5月16日,骄阳似火,奔赴邮局,妥投。
6、6月9日,我惊喜地收到作者邮件,从而开启跟作者之间的邮件时代。认真有趣的杰西·艾森伯格真的是暖心、随和极了,一板一眼地签好名,而后寄回给我。
7、下月初,我就要确定20位有才华且有RP的读者了。之后就是整理、翻译大家的获奖作品,最终反馈给作者;同时邮寄珍贵稀有的签名本给最爱的读者们。
以上就是《鲷鱼》签名本的大致制作过程,“杰西杯征文比赛”仍在继续,欢迎投稿。链接Sina Visitor System
这仅仅是我工作的“冰山一角”。通常,出版社编辑的日常工作有两个结果:
(一):未产生出版计划,或出版计划早夭。
(二):图书最终出版。
1、选题策划阶段。找到中意选题,进入步骤2;反之,进入结果(一)。在浩如烟海的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中找到最中意的那本,是一切编辑工作的伊始。
2、就选中图书与版权方取得联系,获得电子文稿,进行阅读。顺利联系到版权方且简体中文版权还在(几经周折联系上,也是“顺利联系上”的一种),进入步骤3;未能联系上版权方或联系上版权方得知版权已售,进入结果(一)。我曾看上一部作品,多次联系外方版权人未获回复,隔年认识新的版权代理人后得知,该书版权已售。
3、阅读部分或全部文稿,获得一手评估结果。值得出版的,进入步骤4;反之,进入结果(一)。
4、跟同事、领导、社里最终沟通、请示、确定选题,最终认可的,进入步骤5,反之进入结果(一)。为避免心爱的选题被毙,准备工作除简述书的内容、作者、评论、看点、卖点之外,还时常涉及撰写营销方案等。
5、报价,拿到版权。成功购得,进入步骤6,反之进入结果(一)。我的E盘里有个扎心的文件夹,名为“考虑未果”。里面的书有的曾让我大半夜又哭又笑,有的精神为之一振,还有的拍手叫好。我为了它们顺利获批,甚至翻译过样章供社里相关同事考量,结果却输在报价。目前,英语文学引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经常涉及几轮报价。我在电脑这头,时常在不知对手是谁、对手几人的情况下,向版权方报价,彼此竞标。有时竞价太刺激,小心脏承受不起,就早走为妙;有时豁出去了,跟对手飙到底。结果大抵是价格说了算,不过也有例外。价高还拿不到,最是欲哭无泪。
6、跟版权方商定版权合同,并签订合同;据合同,如数支付版权方预付金。进入7。
7、寻找译者,签订译者合同。稿子自此较为长期地转入译者老师手中,我在这本书上可以松口气了。通常,译者就一人,找到最合适的ta,签好合同就行。可我也曾就一本书,跟近30位译者、10个版权方、1位编者、1位作序者分别签订合同,操作时虽然想撞墙,出成品时却美滋滋的。如能拿到译稿,进入步骤9,反之,继续等待。我还有一本书,至今因书似天书,未能拿到译稿,真是名副其实地难产至极。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拿到,我替你问问译者老师哦。
8、编辑加工。如遇译稿少数漏译,我顺手补上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编辑不是翻译,却常少量翻译。接下来同时进入步骤9、10。
9、发稿→校对流程。校对老师会对内文提出各种问题,我要做的工作是解决问题。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们经常在这个环节抓狂,脚趾、脚指头简直傻傻分不清楚,树荫凉、阴凉,树的作用可真大!类似的问题数不胜数,只想对现汉大老爷说上一句,还好我们的校对老师专业,要不非逼死我们这些跟不上你们修订速度的编辑!
10、发稿→图书装帧设计阶段。我除了准备封面文字外,要尽可能、尽快让美编们知道书的内容,感受到书的气质,做出最符合那本书的设计。此处,特别感谢创作出令人惊艳作品的美编们!
11、步骤9、10准备妥当之后,进入质检、报审等环节。质检、报审通过的,进入步骤12;反之,返回相关责任人修改,符合要求后,进入步骤12。
12、印制环节。可以说,这是一个见证化茧成蝶的环节。此前设想的关于书的种种最终会以成书的形式直观呈现。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设想,经常需要印制、美编,以及编辑下到印厂,跟相关负责人细致沟通。终于进入结果(二)!!!然而,等待我的还有步骤13、14。
13、发行阶段。我得准备一份尽可能吸引人、图书特点尽可能详尽的图书信息页(即大家在网店看到的图书页面)。带着这份信息页,发行同事们进行征订及发货,将书最终发往实体书店和网店。
14、宣传阶段。一般说来,策划同事将新书信息传递给媒体,等待媒体进一步反馈、扩散。
a) 备受关注的新书在此阶段享受的同样是VIP待遇,媒体争相报道。素材可能来源于我准备的信息页、新闻稿等,或再次找到编辑,提出其他策划案。此时宣传与曝光手段视媒体属性不同,可谓五花八门。比如《鲷鱼》,杰西·艾森伯格已于上周接受梨视频平台在美记者的采访,访谈视频将不日与读者见面。《鲷鱼》相关信息还登上《三联生活周刊》《看电影杂志》《环球银幕杂志》《Chinadaily》《周末画报》等纸媒或其线上媒体的版面,即将登陆《时尚芭莎》《青年文摘》等媒体。总之,此时我要尽全力配合各方面,做好联络员。
b) 另一类是我自己非常喜欢,也历经上述全部过程最终出版,却遭冷遇的书。媒体朋友可能对那本书的情况不感冒,或者最可能感冒的媒体没获得相关资讯。在这种情况下,我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心里常在默念“谁来买我的火柴!”要是我就甘心做卖火柴的女孩了,那十有八九花费那么多功夫的一本书你再也无缘见到。要是我就甘愿放弃,那做出版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我们一方面要跟读者分享那些外文版权大热书,一方面还想分享那些也许没有红透半边天,但价值却比那些快餐式畅销书大得多的好作品。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要做的就是采取多种手段,将信息直接呈现给终端读者。我们可能要联系书评团,请书评人写书评,勾搭不同的公众号发布图书信息,还有必!须!得!写文章为自己的书代言。所以你要问,“编辑都是笔杆子吗?”我的回答是,编辑不是笔杆子的也被逼着努力成为笔杆子。我的书它需要我为它发声,让你知道它的好!
15、内文修改。纸页上爬满密密麻麻文字的图书很难一字、一标点都不差,差错率在万分之一的图书即为合格。经读者反馈或社里抽查或编辑自查发现的错误,不管图书有无再版机会,我都要请排版老师对社内存档的内文进行修改。
一本书的完美出版是上述过程中很多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出版一本好书绝非靠单打独斗。这样一本书为了跟你相遇,身上背负好多故事,你会吐槽,会提意见,会保管,会把它送人,但你跟它,可能真的是一期一会,如果它到了你的手中,请好好爱它!谢谢阅读。
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579713/answer/1873598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