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功的人,有很多。
但我身边,最值得学习的,便是陈老师。
2005年前后,陈老师从本市的一所师专学校毕业,去了家乡的一个小乡镇里教书。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选择去那里?身边一些过来人,语重心长地劝说他不要去,可能会是一辈子。
两年多的时间,他从那个乡镇来到了我们镇上的中学,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1、坚持写作
上中学那年,他来我们学校的第一年,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办公室里写东西。
当时的自己,总也想不明白,写作有什么好呢?可他依然在写。
到了课后的空闲时间,他也会把自己发表的一些文章打印出来,粘贴在教案上让我们穿越学习。有时候,来不及打印了,便直接拿了最新的报纸。
“你们任何时候写新闻稿,都要注意新闻的六要素,注意新闻的特性....”一转眼,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的课堂知识早已忘记了不少,但陈老师讲述的那些新闻写作的知识,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还记得陈老师为我们分析的那篇人物通讯,“父爱如山,这篇通讯的标题采取了比喻的手法,凸显父亲的伟大。和朱自清的‘匆匆’有些类似.....”。
2、写作改变的人生
高二的那年寒假,在一次聚餐的时候偶遇到了陈老师,才知道他被借调了县xxx局,原本以为他会一直留在那个中学,继续着自己的写作梦想。
有时候,我们时常也会去思索,陈老师的学历不是很高,也没有独特的资源,能够留在中学就已经不错了,怎么一次次的被借调走了?或许,这就是他在写作中带来的改变。
他在写作中的坚持,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文笔,更是用手中的笔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舞台,最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后来的一次相聚,才知道他再一次的被借调了。
因为写作投稿的缘故,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
在常规的工作和晋级过程中,陈老师或许很难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写作给他带了如此大的突破。
之前在一次的写作交流中,认识了一位作协人士,他说自己小学毕业就出去打工了。
工作之余,也会看一些文字相关的内容,刚开始只是看看而已,后来就想着自己能不能也写点东西呢?结果,这一尝试,便是十多年。自己已经先出版了两本诗集和散文集。
有幸阅读过他的文字,没有报告文学的中规中矩,所有的文字都很质朴,仿佛是在写日记,却流露着真挚的情感,让人感觉不像是在读书,更像是在和他聊天,走进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