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关乎语文更关乎孩子未来。
在温儒敏看来,语文的本质就是“多读书”,“读”是“读说听写”中最重要的,这关乎一个学生在成长中甚至进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毫无疑问,从“多读书”的角度去理解语文、读懂语文,对孩子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语言建构。 后三种素养都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1.“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这也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承接性最强、创意性最高、变化最大的一大板块。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
考查方式一:选择所示语言材料的对错优劣
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的成语使用、第18题的语病判别、第19题的表达得体等。
考查方式二:要求考生完成一定的表达目标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第20题的补写语句、第21题的推断分析,北京卷第25题的微写作,天津卷第20题的“词云图”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阅读欣赏题来考查。
2017年高考语文中的阅读欣赏题,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二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多年选考,本意是满足考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元性,但在功利备考观念的作用下,也造成了阅读教学的窄化。考试中是弃文学而投实用,教学中是弃散文、剧本、小说而投传记,这种趋势在一些地方甚至发展成谈散文色变、唯传记是瞻的程度。这一改变,不仅体现全面考查学生思维素质的取向,更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视。)三是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2018年高考:语文核心素养怎么练?
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语文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表达得体”题。
“表达得体”除正确使用一些谦辞、敬语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地位身份、学识教养、生活阅历,听话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知识、语言习惯,也要注意特定的时间地点、话题气氛,表达载体的语体风格等。试题形式既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青年学生容易受网络语言的冲击,加之对传统文化词语的陌生,日常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出现某些词语在理解或表达上的错乱,导致语言使用不合“得体”的要求。专门考查“表达得体”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温儒敏教授认为:“别小看这区区3分,它预示着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趋势。”
(2)高度重视与逻辑有关的语言表达题。
语言与逻辑关系密切,语言表达是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语言表达不只是有结构搭配和表意明确方面的问题,还应该有逻辑推断的问题。与逻辑思维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到方法,切合点很多。同一个问题,从逻辑的角度看是逻辑思维不严密,体现在语言上则是表达不严谨。例如全国卷Ⅱ第21题。
(3)“警惕”在作文命题和文本阅读题中加入对语言运用的考查。
在作文的命题指向中加入语言运用的目标要求,是2017年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如全国卷Ⅱ作文题明确要求“合理引用”两三句名句,其中就含有语言运用的指令要求。(语用修辞就包括“用典”。作文命题要求“引用”,就是明确考生必须采用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帮助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都是语言运用、语言表达的要求。)
在文本阅读题中加入语言运用的考查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目前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欣赏只是要求考生用简答的形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向考生提出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要求。那么,2018年高考语文是否会将简答题的语言表达运用也作为评分的一个依据呢?值得重视和期待!
针对2017年高考语文对“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特点,2018年复习备考应着重做好对“阅读思维”的训练:
阅读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做起。所谓的“合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1)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它在写作上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心意(包括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情绪、意念……),作者心意是阅读者在“读懂作者”这个层面要攻克的最终“堡垒”。
(2)一个文本,无论诗歌、散文、传记、小说,作者表达心意,除了少数直抒胸臆的信息外,总要凭借某些载体或经由某些媒介来传达这种心意。我们将这种“载体”或“媒介”称为“触媒”——它是触发、寄寓作者情感态度观点意念的土壤。一般而言,一个阅读文本的“触媒”可以表现为四类:人,事,景,物。
(3)如果一个文本比较简单,则由某一触媒直接导出作者心意;如果一个文本较为复杂,触媒还可分出主次,前者是主角,后者是配角,它们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事情
这些基本的思维原理,带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体现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传记等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阅读文本之中,阅读训练要靠一次次将其激活,才能符合每一个文本的具体情况,也才能切实提高考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如同数学的定理公式,只有进入到具体的试题中,它们才是真实的、有效的。
语文核心素养,除了语言运用与阅读思维,还有审美与文化,但是,语文素养的底层根基是对语言的感知和对思维的构建。没有这个根基,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都成了空中楼阁,因为语文高考毕竟是从读懂一篇文字、想清楚一个问题开始的。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这种有人文主题的任务群,是在学校课程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环境下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并有计划地引导完成的。它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内在的区别——课程中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有知识,但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完备;有训练,但不把训练当作纯技巧进行分解训练。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
学习任务群分布在高中三个年级的三类课程(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中,最大限度地达到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增强的目的。课程标准设置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研习”等18个学习任务群,有的分别落在这三类课程中,有的则贯穿三个学习阶段;有的单独做成单元,有的可以以同一个主题拼合不同的任务群来实施。18个学习任务群组成一个横向联系、纵向递进的课程系统,并且测算了各任务群所占课时的比例。特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比例,做了必要的规定。这样就避免了课程实施中的随意性,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课程将按照这些学习任务和相关的目标进行教学、评价的设计并开展学习活动。大家在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文本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结构。
学习任务群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为体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学习任务群改变了传统的单元课文呈现方式和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语文学习活动的导引作用,有利于学生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对体现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会有很大的作用。
一文一世界,一书一乾坤,“翻手阅读覆手写作”的收获,听完讲座灵感爆棚,惰性尽消,激活了我断层已久的教学反思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