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意而言,能够称之为好茶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标准:
1、茶叶的等级:“小纯芽”“芽头”“次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等。就整体而言,一芽一叶算是中档偏高的茶吧。一芽一叶,同时也指采摘标准,即茶叶原料的标准。
2、采摘时间:其实就是强调茶叶采摘的时间、节气。茶叶采摘的季节性极强,嫩芽从枝头显露时,要抢时间采,晚了几天,芽就长成了叶片,叶片就不如芽鲜嫩,自然也不能卖个好价钱。所以,茶农说,茶,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
总体说,春茶(亦称头采茶)最贵,白露茶(白露之后的两周里)其次,“二采茶”(即头采之后的第二轮采摘)再次,夏茶最便宜。
3、产地及海拔: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使茶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空气湿润,芽叶就细嫩,粗纤维少;这些优质产地,培植茶树的土壤多为植物腐土,有机质丰富,土质偏酸性,有利于茶树生长;另外,高山茶区空气好,少污染,茶叶质量纯正,没有杂味。
4、茶树品种:这就不多说了,如母树大红袍那都是按克卖的,2007年之后已禁止采摘。据说2017年老班章头春已达32万每公斤,小编只有看看的份了。
5、含芽率:一般而言芽头越多、级别越高、价格越贵。
以上五个标准选取二三都已是好茶了,五项集齐那么就可以召唤神龙了(不对,好像还差两项)开个玩笑,天价茶如有缘时品下甚好。无缘小编只能找寻心目中的好茶,只需对味、对胃即可,没那么多要求。
对‘味’
一、汤色透亮
这是最直观判断是否是好茶的标准。不管茶汤是红、绿、黑、白、黄,关键要“透亮”,汤色透亮除了让人赏心悦目外,还说明:茶叶的制作工艺优良,茶的内含物质丰富,并得到很好的释放。值得一提的是:冲泡技法还是有讲究的。有时由于冲泡的原因,会让好茶出现浑浊,比如水温太高,毫多、高冲低冲等。
二、苦涩感从舌面散开,而不是收敛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涩是茶的本性,但关键在于能否快速散去。如苦涩感一直留在口腔中,感觉“盯舌头”,就不能算是好茶。也有人好这一口的,那只能算个人的主观标准。
三、无异味、水味
异味,指不是茶本身的味道,一般是因为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味道,比如香水、烟味、其他杂味。因为茶疏松的多孔隙物质吸附性很强,所以生产存放时一定要注意,异味一旦吸收,几乎无法去除,再好的茶也毁了。
水味,是指茶味和水味分离,出现淡腥味。水味往往出现在茶汤变淡的时候,好的茶是不会出现茶水分离的,淡而不腥。
四、叶底鲜活
好茶的叶底,无论六大茶类的哪一种,鲜活是共同的特征。叶底鲜活说明:茶叶的原料好。叶底是对茶青的还原。茶的制作工艺好,没有把茶做死。冲泡得当,让茶叶充分泡开,又没把茶泡熟,闷坏。
对‘胃’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胃消化功能强弱也不相同,茶汤PH值约在5.5-7之间,是弱酸性,相对胃酸的强酸度微不足道,不会刺激胃黏膜,也不会中和胃酸。茶汤中的咖啡因,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短暂的兴奋作用,从而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所以人们说“喝茶消食”。
但空腹喝茶,产生过多的胃酸势必会刺激胃粘膜,产生烧灼或刺痛的不适感。通常,饮茶10分钟就可由胃排出,留下有效物质。胃内无食物时,容积较小,约在0.5升,像水囊一样是扁的,呈弯弯的半月形,小弯约有15厘米,大弯的长度在25~30厘米,扩张时,会长出3~5厘米,以至10厘米甚至更长。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来换算成重量(按水计算)的话,约合6斤。这就是一般人的胃容量。
茶的世界是多元面向,每个人的喜欢、对茶的深入都不一样,一杯茶,怎样才叫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不能仅用一个标准一概而论。茶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民族所喜欢,靠的不是教育传播,而是茶的本质:喝茶让人身心愉悦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