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觉,有时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氧气。”这是高中时在某本刊物中读到的一句话,那时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而近两年,生活中发生太多猝不及防的事,让我逐渐顿悟了这句话中的含义。
陈“二哈”这个名字是从前他在逗弄我和初恋w同学养的哈士奇时,我取笑他时随口一说,但后来朋友却人人皆如此称呼他。以至于在往后的时光中,一有人如此称呼他时,虽会略微恼怒,可更多的却是条件反射望向如此称呼他的人。为了平息他的怒气,从而答应了每个寒暑假分别亲自下厨为他做一顿饭菜。这个约定隐约是从11年开始的,相处太多年,有太多事具体时间早已淡忘,但那段时光所经历、所许诺的并不曾忘记。
陈“二哈”和初恋w同学是“青梅竹马”,从小两家住在隔壁,一起上同一所小学、初中以及学钢琴也是同一位老师。和初恋w同学在一起后才认识的陈“二哈”,那时初恋w同学戏谑地对他说道:“我的对象,你不应该叫嫂子吗?其他人可是都是这样称呼的呀,连你哥也叫她一声弟妹呢。”可是陈“二哈”从未叫过我一声“嫂子”,仍然如初识时叫我一声“小忆妹妹”,后来愈发熟识后边叫我“胖熊”。
越来越多的交往使我们彼此认知更多。知道他很多秘密,也知道他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我知道他热衷钢琴,将来想去欧洲游学,将来想开一个关于工作室和一个咖啡馆。他将来想骑行去西藏,想在将来和最爱的女孩去看北极光。他还有很多很多不为人知而又很叛逆的想法,他想……
即便后来和w同学分开了,我们的交往仍未因此断离。
我们之间有许多的回忆,集体去露营,他总会抢占最好的地势为我搭帐篷,从不让我动手。我记得每次我上前去帮忙,他会跟我说:“你笨手笨脚,麻烦你这头大胖熊自动圆溜的滚去树荫下好好待着,OK?诺,给你巧克力,去吧。”
陈“二哈”同学烤的鸡翅那是一绝,每次集体出去烧烤,他烤的烤翅总是让许多“饿狼”两眼发光。但他每次烤完的第一个总是递给我,也只递给我一个。我吃饱了,他就自己胡乱弄一些吃,然后过来缠着我各种瞎扯。偶尔会有人来叫他帮忙烤,各种夸奖他,只为忽悠他过去弄烧烤。但到这个时候他就会说:“我的烤串,只做给家里人吃,其他人本少爷不伺候,太累了。”曾有人反驳他:“熊宝又不是你家里人,你还不是烤给她吃,哼。”这个时候他就炸毛,说:“谁说她不是的,我说她是她就是。你管的着吗?滚一边去,那儿凉快那儿待着。”久而久之,大家就习惯了他这样的做法。
他特别的粘我,这是众所周知的。连和初恋w同学未分开时,他也是如此。很多人都说他像个大孩子,就像我弟弟似得,每次见面都黏着我。甚至还有人说他是不是喜欢我,才会如此。对此说法,我从来都是以笑容回应,并不曾表达,因为只有我懂,我们之间不是这样的。
他从来不像别人说的那般,是我弟弟一般的存在,他其实一直是哥哥的角色。当然,他对我也从无爱情。
也许,在旁人看来一直是我在照顾他。但,其实一直都是他在像哥哥一样,一直照顾我,保护我前行。我学业失利,他会陪我学习,一遍又一遍的跟我说那繁杂的题目。我和w同学吵架,他会一直陪着我,防止我做傻事。我厌食症犯了,他会带我大街小巷的各种找吃的,如果我不愿意出门,他会送来给我,只为让犯了厌食症的我能够吃下一点点食物。他去旅行,会费尽心思的给我挑选礼物。会因为我说喜欢他弹奏的某首曲子,想拿来当起床铃声,觉得普通设备录下来音质不好,死皮赖脸的跟跑去师兄借设备,只为了给我录一首曲子。
细想之下,我为他做的真的很少很少。只能在馋嘴的时候,亲自下厨为他做最爱的菜肴。
可是,就是这么傻、这么好的陈“二哈”却永远离我而去。
在2017年8月30号那天,我接到了来自于他哥哥打来的电话,知道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的时候他是在家里的琴房,在他一生挚爱的梦想上。噩耗来的太突然,当时我根本接受不了,不愿意相信这一切。
明明头一晚因为担心厌食症又犯的我,还说买了周五的机票,在回广东之前来贵阳见我一面。明明说一开学回到学校,他就要去跟喜欢的女孩表白。那个永远扎着马尾,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女孩。
可是,已经没有可是了,他就这样走了。
一直都特别想他,而把我一直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则是因为另一个好友——Q同学。
昨天Q同学送了我一套裙子,当时没想那么多。可是今天傍晚在做头发的我,接到Q同学的一条短信。
他说:“其实之前收到你的照片,吐槽你穿起来胖死了,是跟你开玩笑啦,很美很漂亮。昨天我跟你说,第一眼看见这套裙子觉得很适合你,这是假话,但也不是假话。我想如果二哈在,他肯定也会有这个想法。去年我和他逛街也遇见过类似的裙子,他本来是想进店买给你的,但临时有事耽误了。第二天再去,已经被人买走了。后来又发生了那些事,就渐渐耽误了。所以,我想,这应该也是他想看见的吧。”
看见这条短信那一刻,我内心是崩溃的。我没有哭,不是不想哭,是怎么哭也哭不出来。那是一种绝望,如果你曾失去一个你很爱或很爱你的人,那么你应该就能懂。
他是我的家人,“陈二哈”他是我永远的家人。我们从未理会别人不怀好意的猜疑,我们是家人,是彼此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任何人事物都替代不了的。我们在认识的近八年来,彼此融入对方的生活,一点点渗透,变成了家人。
“陈二哈”,我想你了,我真的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