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疲秦
战国时局图(公元前242年)
韩桓王借助郑国实施的“疲秦”计谋到底是发挥了作用,还是彻底失败了呢?
从结果上看,“疲秦”计谋确实失败了,不仅没有削弱秦国国力,反而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被评为韩桓王“愚蠢”代表作之一。然而如此的结论有待商榷:
- 郑国渠的修筑起到了拖延秦国东出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较为落后,秦国是农业国家,要养活一支庞大的专业军队,必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田地劳作。开凿一条长达150公里主渠道和相应的灌溉网络,考虑到面临的技术挑战,落后的工具以及大量劳工的需求,对于秦国来说必定是要举全国之力来支持的,对秦国的农业生产和对外军事行动,短期而言是有较大的拖累影响。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246年开始修建郑国渠,到公元前236年完工放水,这十余年间,除了公元前242年出兵夺取魏国东郡外,秦国并未主动发起大规模的、连续的战争,这与秦昭襄王时期一年几次出征,以及公元前236年之后一统天下持续不断的出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郑国渠的修建对秦国的对外军事行动确实起到了牵制作用,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秦国内政纷争,以及以信陵君为首的关东联军的强盛等因素。
- 郑国渠的修建为关东诸国提供了联合攻秦的机会
公元前241年,即郑国渠工程修建过半时期,赵、楚、魏、韩、燕五国共推楚考烈王为纵约长,春申君为联军主帅,兵分两路,联合进攻秦国。赵将庞煖统帅部分联军精锐一度进攻到了关中平原的蕞城【今陕西省临潼县】,距离秦国首府咸阳仅一步之遥,最终在秦国相国吕不韦的拼死抵抗下,才撤退回国。
这次联合伐秦的直接起因是秦国在前一年夺取魏国的东郡,将天下中分,五国被迫结盟起兵伐秦。五国起兵的有利条件;一是秦国占领了广阔的土地,导致兵力较为分散。二是秦国国内正在修建郑国渠工程,精力有限。故而此时出击,时机十分恰当,打了秦国一个措手不及,并将战火烧到了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平原。如果关东各国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定能取得更大的战绩,甚至改写历史,可惜的是各自为战,最终功亏一篑。
- 郑国“疲秦”的阴谋曝光导致秦国朝政动荡
秦王嬴政在得知韩国的“疲秦”阴谋,以及镇压国内嫪毐反叛等事件之后,在国内贵族的撺掇下,认为它国人士皆怀有异心,于是颁布了《逐客令》,驱逐一切在秦的外籍人士。
秦国的强盛在于本籍军事人才与外籍行政人才的相辅相成,外籍人才中如商鞅、司马错、张仪、范雎、吕不韦、蒙骜等,均对秦国的强盛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驱逐外籍人才如同自断手脚,正是关东诸国求之不得的。事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秦国一统天下很可能会延期,甚至遥遥无期。关键时刻,外籍人士李斯上书《谏逐客令》,使得秦王嬴政冷静下来,认识到错误,立刻撤销了《逐客令》,挽救了政局,将秦国拉回正轨。
综上所述,韩桓王的“疲秦”计谋实际上是发挥了作用,不仅为韩国和关东诸国争取到了和平发展的时间,同时也创造了关东诸国联合伐秦和扰乱秦国内政的机会。
韩桓王的失败,从根本上讲,在于其将立足点并未放在自身的改革和实力的提升上,只是寄希望于它国,未能解决根本问题,故而就算机会来临,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把握不住。但是考虑到韩国所剩不多的国土,以及国内矛盾重重的现实,这应该是韩桓王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数不多的、不错的选择,不应当对此过分地苛求。
本质上来讲,秦王嬴政和韩桓王所面临的选择问题,与现实中我们所面临的各式各样选择问题类似,都需要在已有的、有限的、不成熟甚至不利的条件下,做出决定或选择,故而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螺旋形态发展示意图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人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如何应对错误和避免犯错,特别是重复性的错误。
再者,个人以及事业的发展大都是呈螺旋上升的形态,试错和纠错是高度提升过程中各阶段的必经过程,差异只是错误的多少、花费时间的长短以及造成影响的轻重等等。我们正是在试错纠错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壮大事业。如果对错误采取放任的态度,那么自身及事业的高度也就被限制住了。
为了做出最佳的选择,避免较大的错误,我们平时应多加积累,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勇于试错和纠错,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成功了,不盲目自信,积极总结经验;失败了,坦然面对,积极纠正,避免重蹈覆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选择,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分析和建议,并从中学习和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
全文完结。
声明:本文所用底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