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放假,晚上要去看电影,有好几个片子可供选择,征求我的意见,我让她决定,她看了简介又看花絮,最后定下了看《大唐玄奘》。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这部片子应该是个严肃题材的影片,和高中生好像不太搭,问她为什么看这部,她说要静静心,不想看太吵的,要安安静静才好。
那就安安静静地看吧。当我俩进入放映厅时里面漆黑一片,女儿小声和我嘀咕,“妈,今天不会就咱们俩看吧?”果真如此,偌大的影院只有我们母女俩,包场啊,女儿紧拉着我的手,我的心里一紧,黑暗中还真有点渗人,这待遇也不是那么好享受的。好在马上就开演了,声光电同时光临,我们俩对望一眼,相视而笑,还等什么,坐下来好好看吧。
《大唐玄奘》的故事不复杂,影片有两条线,其一是黄晓明饰演的玄奘一心西去求真经,一路感化众人;第二条线则是伟大且充满凶险挑战的玄奘取经旅程。这样的故事情节平铺直叙显然不怎么引人入胜,不一定能迎合大众的胃口。其实一个苦行僧的故事不需要多么曲折离奇,只要能看到坚持就好了。但影片实景拍摄的壮阔感让人印象深刻。西出阳关,长河落日的雄浑、壮美;沙漠之中,惊现绿洲的狂喜;那烂陀寺的古朴、宁静;佛陀顿悟的灵性、庄严,一切真实场景的还原再现,带领我们跟随玄奘的脚步和心路历程,从长安一直向西,走到了天竺,也走进了他强大、坚韧的内心世界。他再不是西游记里只会念阿弥陀佛的柔弱无力只会喊“悟空救我”的唐僧,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德高僧的形象。我在瞬间被玄奘身上最摄人心魄的气质所吸引,他的隐忍、内敛、执着已经融入了血液里,他只是安静的站在那里,就能让人感觉到那种来自内在的力量。没想到这样一部严肃的正能量电影,能拍的充满了文艺气质,还真很对我的胃口,算是意外惊喜吧!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玄奘取经路上身背的背篓样的道具,可能是古人所谓负芨而行的芨吧。这让我忆起了中学历史课本里的玄奘的画像插图,特别亲切。我曾在故宫中看到过的《玄奘取经图》中画的他背背篓的样子,也是如出一辙。背篓首部向外翘出,上面还挂了一个类似灯的道具,是不是有象征意义呢?像是玄奘的指路明灯,为他照亮西行的方向。
另外影片中安排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人物和故事出现,比如有着孙悟空影子的石磐陀,主动跟随奉养玄奘出关,却在即将到达关口时,犹豫不决,甚至心生杀念。这一点很象躁动不安的孙猴子,其实反映的也是玄奘在面对困难时,曾经动摇的心念,但是最终玄奘战胜了自己,继续向前。
还有本焕长老题写的片名,四个大字“大唐玄奘”,朴拙庄重,赫然在目。一下子就把时间拉回到了大唐贞观年间。那时唐太宗刚刚登基,乾坤初定,百废待兴,正处于盛唐气象的前夕。
片中最触动人心的是王菲唱的心经,那么空灵、纯净,瞬间让人内心平和宁静。我在内心浮躁无所皈依的时候,曾上百次地抄写过心经,它一度成为了我日渐荒芜的心灵沙漠中的绿洲,每次我都能从心经里补充给养后满血复活。但一直不知道心经是玄奘亲自校译的,一千几百年过去了,我也是玄奘取经的受益者之一啊。
影片中最遗憾的就是主演黄晓明,看到他我就瞬间没有感觉了。看得出他已经很努力了,但实话说他的能力实在不足以撑起玄奘这个人物的厚度,而玄奘又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堪忧。在他的眼里让人看到了太多的欲望,而那种玄奘特有的清澈的、坚毅的、执着的眼神他却不会有。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玄奘在瓜州的集市上吃煮马铃薯充饥,女儿看到后对我说穿帮了,马铃薯是明朝末年从南美洲辗转传到中国的,大唐玄奘应该吃不到的。呵呵,百密一疏,大师好不容易化到了土豆聊以充饥,就让人家安心吃吧,无论是谁,饿肚子都是大事。
看过电影,我问女儿的感受,她说真的有静心的感觉,我亦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历经苦难,都要用双脚去丈量属于自己的取经之路,一个人的影子不能铺满大地,但他的声音能传得很远,去倾听自己的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