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高温下的三黄天持续上演,焦灼八月流火,刚刚立秋,喜迎狂风暴雨,方得一份清凉。
昨儿晚上,惊闻四川7.0级地震,心中又是震惊,又是祈福。想起了2008年的一幕幕,十年光景,依然历历在目。
早晨刚到办公室,又看到新疆6.6级地震,一时难以适应。打开国家地震官方网站。纵观全国情况,小震不断,大震在24小时内出现的频率还是极为罕见的,且均出现在西部。无疑,地震的统计数据极为齐全,但预警和发布相对靠后。好在现在网络发达,在信号不中断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获悉。
8月以来3级以上地震情况监测如下。可见地震的布局相对集中,余震模式明显,而杀伤力较大的莫过于余震过程。虽然西部地区人烟稀少,但游客众多,旅游旺季,给抢险救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再来看看,过去五年,全球较大的5.0级以上的地震情况,国内出现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突然间,感觉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生态的支撑,否则难以治理不说,还可能毁于一旦。
抗震救灾,重在抢占时间和后备保障,我们的官兵消防以及医护人员,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闪现他们最美的背影。
天灾面前,着实让人类极为脆弱。好在,现在建筑的标准在逐步的提高。抗震设防等级设置系数也在不断提升。对于人民的生命财产起到了一定的保证。在抗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钢筋,作为结构成本中占比较大的部分,既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又要确保质量安全的底线。现阶段,很多文章描述特色小镇改造过程,对结构的改造加固方面轻描淡写,成本预估较为不足,也当是引起足够重视的风险。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财产配置中固定资产的比例日益增加,但是在地震面前,无疑可以让最为保险的资产灰飞烟灭,而且作为不可抗力,很难投保对冲。好在政府支持灾后重建工作,财政拨款,打开货币增量的口子,在赈灾的同时,也可能让经济迎来一些波动。
说的有点忧虑,来点轻松的。也许是调侃,但从很多视频来看,四川灾区人民的确淡定,火锅照吃,街上人群散漫。是淡定,还是缺少避险意识。仿佛这么多年,我们对于灾害的宣传和应急演练少了些。
再来看看李四光的地震带预测,唯一没有发生的在苏鲁豫皖这一块,回忆一下住过的防震棚/床,估计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经历和意识了,灾难来了只能捉急。好在近期看了济南的抗震设防等级提升,还是略感安慰。标准提升保障了安全,却提升了建造的成本投入,权衡利弊,自然会在灾难发生时候更加坚定选择。
当然,历史统计数据,也许可以帮我们预测地壳的运动和活跃程度。比如新疆此次地震也是有征兆的: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65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按震级大小前50次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作为侥幸不在地震带的人来说,常有疑惑,为何发生地震这么频繁的地区,居民为何不想着迁徙呢?也许是安土重迁,也许是觉得外部缺乏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方式,也许觉得沿海城市安置及生活成本过高。当然他们也会去想,也会有一些有条件的人选择背井离乡,因此带来这些地区,或者周边600km内的城市,都将因为人口的流动趋向,降低城市的竞争力,降低房地产开发及增长的预期。所以说,这些在城市拓展和项目可研阶段看起来比较宏观可以忽略的问题,还是值得去思考和战略性判断的。